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广西独立

广西独立

广西地处边陲,清朝统治力量薄弱,会党和绿林的反抗斗争一向十分激烈。因此,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想夺取广西为革命根据地,曾联络会党多次发动武装起义。1910年8月(宣统二年七月)省城桂林成立同盟会支部,耿毅为支部长,通过革命党人的积极活动,在陆军干部学堂、陆军小学、学兵营以及咨议局中设立了分部,革命组织迅速扩大。尤其在新军中革命力量发展更快,混成协中的中下级军官大多入盟,成为实现广西独立的重要支柱。武昌起义消息传来,桂林的革命党人密谋响应,决定于10月30日(九月九日)发动起义。是夜适逢大雨,道路被淹,不得不改期发动。清广西巡抚沈秉堃、布政使王芝祥知大势已去,无力抗拒,经咨议局中的革命党人和立宪派的劝告,同意宣布独立。11月7日(九月十七日)广西正式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府,推沈秉堃为都督,王芝祥和原清广西提督陆荣廷为副都督,传檄全省,各府县也迅速反正。沈秉堃、王芝祥都不是本省人,又缺乏军事实力,无法控驭局面而不安于位,不久便以率队北伐援鄂为名,先后离桂,广西地方实力派陆荣廷继任都督,以后成为桂系军阀的头目。

猜你喜欢

  • 镇南关大捷

    中法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1885年2月(光绪十年十二月)法军进攻谅山, 清军主将、广西巡抚潘鼎新不战而逃。2月23日(光绪十一年一月九日)法军直驱镇南关前,一度深入关内数十里。帮办广西军务年近七十高龄

  • 徐泗起义

    唐末农民起义。领导者为庞勋。又称桂林戍卒起义。咸通三年(公元862年),唐朝为防御南诏入侵,发徐(今江苏徐州)泗(今江苏盱眙)兵士八百人戍守广西桂林,约定三年替还。至咸通九年,徐泗观察使崔彦曾仍不肯发

  • 龙门石窟

    我国著名石窟。亦称伊阙石窟。分布于河南洛阳城南伊河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迁都洛阳前后,延续至唐代,历时四百余年。现存石窟一千三百五十二,龛七百八十五,造像九万七千余尊

  • 天津都统衙门

    见“暂行管理津郡城厢内外地方事务都统衙门”。

  • 审计院

    官署名。北洋政府时期直隶于总统的财政监督机关。1912年暂设审计处,1914年改审计院。按《审计法》,其职权为:稽核支出、审计决算、检查国库、簿记、官产、国债。法律规定严密,但统治者可以通过特殊方式借

  • 鄱阳湖之战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陈友谅与朱元璋之间的一次战争。陈友谅称帝建汉后,不断与朱元璋交兵,但多次失败。至正二十三年三月,朱元璋领兵北救韩林儿于安丰(今安徽寿县)。四月,陈友谅乘机统兵六十万围洪都

  • 上海同文馆

    见“广方言馆”。

  • 郭桓案

    明初一起重大贪污案。户部侍郎郭桓,与中央六部及地方官勾结,侵吞税粮,寄存在全国各地,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被告发。明太祖朱元璋对他们严加惩处,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数百人处死,地方官吏被牵连下狱至死

  • 苗刘之变

    南宋初年扈从将领苗傅、刘正彦发动的一次政变。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三月,扈从统制苗傅与刘正彦以奸臣王渊居要职,内侍康履、蓝珪得宠跋扈,诸将功大不能获赏,对高宗赵构不满,在临安发动政变,杀王渊及康履

  • 殷八师

    即“成周八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