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旧称“同光新政”或“自强新政”。“洋务”一词由“夷务”衍变而来, “夷夏之辩”遂变为华洋对称之词。“洋务运动”之名,史乘不见著录,不知谁代所首创,而约定俗成, 沿用已久。洋务运动是指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清政府中一部分官员仿效西方资本主义所进行的军事、经济、文化、政治等活动。1861年初(咸丰十年底)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委派恭亲王奕訢、大学士桂良、户部左侍郎文祥为总理衙门大臣,随后设立南洋、北洋通商大臣。总理衙门职权不断扩大,从外交、通商、派遣驻外使节、派遣留学生,到海防、工厂、矿山、交通运输、新式学堂等“洋务”几乎都管,成为综理洋务的中央机构。为了培养外交翻译人员,1862年(同治元年)北京成立了学习外国语言文字的同文馆。尔后,上海、广州等地亦仿设广方言馆。洋务运动开始仿效西方“船坚炮利”,进行练兵制器活动。六十年代初,在镇压太平天国末期开始创办军工企业,1861年(咸丰十一年)曾国藩在安庆设立内军械所,次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弹药厂。1865年(同治四年),李鸿章扩充上海洋炮局,奏设江南制造总局,仿造枪炮弹药和轮船。1866年(同治五年)左宗棠在福州创办船政局,专造船舰。1867年(同治六年)旨准崇厚设立天津机器局。七十年代后,西安、兰州、昆明、福州、济南、广州、成都、长沙、杭州、吉林等地设立中小型军工企业共十九个。1872年(同治十一年),曾国藩、李鸿章、丁日昌联衔奏准派出第一批留美生,此后连续三年,派出三批,赴美留学。1875年(光绪元年)因日本侵台引起“海防议”,议定筹办海防, 建立海军,责成沈葆桢、李鸿章分别督办南、北洋海防,筹建南、北洋海军。次年,福州船政学堂派出学生赴英、法两国学习海军。大批军工企业的开办,与原料、燃料、交通、资金、人才空白状态矛盾日益尖锐。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兴办了一批民用工矿交通运输企业。1872年(同治十一年)李鸿章奏设轮船招商局于上海;1876年(光绪二年)沈葆桢奏准在台湾开办基隆煤矿;1877年(光绪三年)李鸿章奏准开办直隶开平煤矿;1878年(光绪四年)李鸿章奏准在上海筹设机器织布局,左宗棠筹设兰州机器织呢局。1879年(光绪五年)李鸿章奏准设立天津电报局。1881年(光绪七年)开平矿务局筑成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八十年代, 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广东水师。陆续创办了天津武备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天津医学堂、福州船政学堂、南京陆军学堂及附设铁路专门学校、武昌、自强学堂等三十多所各类学堂。在镇压国内反清起义和进行洋务活动过程中,洋务派不断分化、组合,形成以奕诉、奕譞、崇厚为代表的满族集团,以曾国藩、左宗棠为代表的湘系集团,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淮系集团。后来南洋大臣例由两江总督兼领,两江总督自1860年(咸丰十年)后,先后由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沈葆桢、刘坤一等湘系官僚担任。北洋大臣例由直隶总督兼领,自1870年(同治九年)直隶总督由淮系头子李鸿章独占长达二十余年。各集团内亦有分化,湘系的曾、左两派势同水火。淮系张树声与李鸿章积不相能。洋务派中人,如郑观应、薛福成、马建忠等后来脱胎为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言人。清政府周旋于各势力集团之间,以洋务来支撑危局。中法战争前后,奕诉被黜,曾、左先后死去。李鸿章所办之新式企业,遍布南北洋。1885年(光绪十一年)清廷设立海军衙门,醇亲王奕譞为总理大臣,李鸿章居会办之位,握有很大实权,迅速扩充北洋舰队,成为全国最大的一支新式海军。淮系集团举足轻重,其头子李鸿章参与清廷内政外交决策,对晚清政局影响颇大。甲午战争前后,湖广总督张之洞先后在湖北兴办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湖北纱、麻、丝、布四局等新式企业,成为洋务派之后劲。1894年(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猜你喜欢

  • 贝州之役

    五代时后晋军民抵御辽军南侵的一次著名战役。开运元年(公元944年),辽兵大举南侵,进围河北水陆要冲、军需储备重地贝州(今河北清河西)。贝州守将吴峦有民族气节,早年曾坚守云州(今山西大同)以拒契丹。在贝

  • 辽朝

    朝代名。公元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在龙化州(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八仙筒一带)称天皇帝,建元神册,国号契丹(一说大契丹)。是为太祖。两年后,在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左旗之南波罗城筑“西楼”,定为都城,称

  • 大理寺

    官署名。宋承唐制,设大理寺,掌评断各地奏报案件,送审刑院复审后,同署奏请皇帝核准。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又置大理寺狱,乃兼理狱事。元丰改制,设卿一员,少卿二员,正二员,丞十员。此后历代沿置,清末设

  • 军功爵制

    战国时商鞅在秦国制订的军功爵位制度。秦汉两代沿用。商鞅在秦国变法时,规定立军功者授予爵位,制订军功爵位为二十级:一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以上相当于士;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

  • 戊戌政变

    1898年9月21日(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为镇压维新运动而发动的一次宫廷政变,因是年为农历戊戌年,故称“戊戌政变”。维新派与帝党结合,把维新运动推向高潮,顽固派对此极端惊恐和仇视,迅速地聚

  • 王长寿起义

    宋真宗时京畿爆发的一次士兵与农民的起义。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逃亡士兵王长寿聚众起义于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转战至澶(今河南濮阳)、濮(今山东鄄城北)、曹(今河南曹县西北)等州间。众至五千余人

  • 南昌教案

    (1)1861年(咸丰十一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罗安当借不平等条约为护符,要求发还教产,强行索地要房,并强令官吏张贴传教布告,激起官绅民众公愤。次年,湖南阖省驱教公檄传入江西, “众论沸腾”。前翰林院检

  • 营建长安城

    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六月,文帝鉴于汉长安城(今陕西西安西北)狭小,即令高颍、宇文恺在原长安东南的龙首山南面平原兴建大兴城。六月动工,十二月基本完成,第二年三月迁入使用。全城由廓城、皇城、宫城构成

  • 骑士

    西汉时根据地方特点训练各种兵卒,西、北边郡产马地区训练骑兵,称骑士。

  • 阿思本舰队

    一称阿思本事件。1862年(同治元年)奕訢接受署总税务司赫德建议,奏准委托回英国休假的总税务司李泰国购买英国兵船,以为进攻天京之用,先付六十五万两,买七只(四大三小)装备大炮的兵船。后又追加十五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