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睢阳保卫战

睢阳保卫战

唐军保卫睢阳(今河南商丘)、抗击安史叛军的战役。睢阳为中原通往江淮的要道,而江淮是唐朝重要的财富来源地,关系到唐朝的存亡。安史叛军占领中原以后,派大军围攻睢阳,以打通进军江淮的道路。唐守将张巡、许远在数倍敌军的攻击之下,苦守睢阳,和叛军进行了大小四百多次战斗,杀伤叛军十二万余人,保住了这一江淮屏障,使叛军不能前进一步。直至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十月,睢阳才陷落敌手。张巡遇害,许远被俘。但此时唐军已收复长安(今陕西西安),叛军已无力再向江淮挺进。睢阳保卫战对唐军平叛起了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 班匠银

    明代以银代役制度。明代工匠分住坐和轮班两种。住坐匠是从京师附近各州县征集来京,主要为皇族生产,每月服役十天。轮班匠是外地工匠,每年轮流到京师服役三个月。明代名隶官籍的民匠中,班匠约有二十三万,占工匠总

  • 王长寿起义

    宋真宗时京畿爆发的一次士兵与农民的起义。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逃亡士兵王长寿聚众起义于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转战至澶(今河南濮阳)、濮(今山东鄄城北)、曹(今河南曹县西北)等州间。众至五千余人

  • 箕子走朝鲜

    商亡后,贵族箕子逃往朝鲜建立国家的传说。据《史记》、《尚书大传》和《后汉书》等古籍记载,箕子是商纣王叔父,官太师。因为纣王淫泆,箕子向纣王进谏,反被纣囚禁。周武王克商后将他从囚牢中释放,箕子遂带领族人

  • 玄宗奔蜀

    安禄山攻克洛阳之后,遣兵西进,唐将哥舒翰兵败灵宝(今河南灵宝),潼关不守,叛军遂长驱直入。消息传至长安(今陕西西安),京城一片混乱,玄宗仓惶失措。为掩人耳目。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玄宗下诏亲

  • 金匮之盟

    赵匡胤与其母杜太后决策传立长君的事件。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六月,太后杜氏病危,弥留之际召匡胤及亲信谋臣赵普至病榻前,以后周立幼主柴宗训而未立长君导致失国为教训,遗嘱匡胤死后次第传位皇弟光义、光美及

  • 高迎样起义

    明末陕北农民起义。高迎祥,陕西安塞人,天启(公元1621年—1627年)末年聚众干甘肃东境,称“闯王”,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在安塞起义,转战于甘肃东部及陕西北境。当时起义军头目众多,号称三十六

  • 律宗

    中国佛教宗派。全称南山律宗。因创立者唐道宣住终南山,故名南山律宗,或南山宗,后此派盛行,简称律宗。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鉴真把律宗传入日本。

  • 董卓之乱

    汉灵帝死后,袁绍与何进谋划,欲诛蹇硕,夺取“西园八校尉”的领导权,并消除宦官势力。为加强力量,何进假诏驻守河东(今山西西南部)的董卓入京。汉少帝昭宁元年(公元189年),董卓率兵进驻洛阳,杀何太后和少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所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又称“民元约法”。1912年 (民国元年)3月8日南京临时参议院制定通过,11日由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共七章五十六条,按照西欧资产

  • 西燕

    十六国之一。鲜卑贵族慕容泓建立。淝水战后,前秦政权瓦解。建元十九年(公元384年),鲜卑贵族慕容泓于华阴(今陕西华阴西)起兵反秦,慕容冲响应,泓自称济北王。泓死后,慕容冲遂在阿房(今陕西西安西南)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