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七国考

七国考

十四卷。明董说〈详见《易发》〉撰。本书主要根据《战国策》和《史记》,辅以先秦诸子及杂史,分职官、食货、都邑、宫室,国名、群礼、音乐、器服、杂记、丧制、兵制、刑法、灾异、琐征共14门,编载战国时期秦、齐、楚、赵、韩、魏、燕七国之典章制度。体例大致与会要相同。春秋以前之制度,有经传可稽;秦汉以下之故事有史志可考:惟战国群雄割据、战事连年,一二百年间典章文献百不存一。董说参考诸书,排比钩贯此间之典章制作,且“一一各得其崖略”(《四库总目提要》),对后世研究者大有裨益。但该书将文士之寓言、小说之杂记等据为典要加以援引,如刘向《列仙传》、《子华子》、《符子》,王嘉《拾遗记》之类,而《月令》所载且明确注为“秦官”的“太尉大酋”之类材料却遗漏了,材料取舍上不甚妥当。此外,本书名曰《七国考》,当自分晋以后。而载秦之寺人,上引车邻;述楚之两广,远征《左传》显然在时间断限上有误。据计,本书所引用的春秋时期史料约占全书的三分之一。所引史料亦有一些不实之处,如《新序》载“魏王欲为中天之台,许琯谏止”,未必实有其事,即便有也是议而未行,该书却在“魏宫室”门中列出“中天台”一目;《庄子》记载“无盛鹤列于丽谯”,丽谯本乃城阙之通称,并非魏所独有,该书却又在“魏宫室”门下标出“丽谯”一目;“奉阳君李兑“本为赵国人,但在该书赵“职官”和燕“职官”中皆出现了“奉阳君”。“秦水心剑事”本见于《续齐谐记》,该书却言出自《白帖》;“秦舍晋侯于灵台”本见于《左传》,该书言出于《列女传》,所注出处有出入。还有的门类残缺不全,如天文方面仅“灾异”一门。总之,本书虽取材芜杂,有失允当之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怀疑其不尽出于董说一人之手,“殆说未成之稿,偶为后人传录欤?”但瑕不俺玉,其征引广泛,且一一注明出处,关键是填补了战国时期典章制度记述的空白,为战国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料,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有《守山阁丛书》本、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中华书局以上述两本为据于1956年出版了排印本。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四川大学缪文远教授的《七国考订补》,该书订《七国考》之讹误,补《七国考》之缺漏,颇有功于董氏之书。

猜你喜欢

  • 易生行谱例言

    无卷数。清末民初廖平撰。据光绪《井研志·艺文志》载,廖平曾著《易类生行谱》二卷,此书不用京氏八宫法,而是以每卦内三爻为生,外三爻为行,合生与行,每卦为一图,由一图以推三十六图。今原书不存。此书是其例言

  • 浮沚集

    八卷。宋周行己(约1104前后在世)撰。周行己,字茂权,号浮沚,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生卒年不详。元祐六年(1091)进士,为本州教授,后官至秘书省正字,出乐清知县。著有《浮沚集》。行己文集多有刊本。

  • 知新录

    三十二卷。清王棠(生卒年不详)撰。王棠字勿翦,歙县(今属安徽省)人。此书效仿顾炎武《日知录》体例,按类撰编,却不立部目。每论一事立一标题,且博采众家之说,详细考辨,间或阐述个人观点,力求详尽,但所采引

  • 唯室集

    四卷。《附录》一卷。宋陈长方(1108-1148)撰。陈长方,字齐之,号唯室先生,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绍兴八年(1138)进士。曾官江阴县学教授。长方父陈侁,与游酢、杨时、郑浩、陈侁等交游颇深,

  • 隶八分辨

    一卷。清方辅(生卒年不详)撰。方辅字君任,号密庵,新安人。是编专辨隶与八分之别。首为小引,即总纲;次引十九家之说,为其辨论之根据;次杂论十六则,皆发挥其一己之见;次《送金冬心八分歌》;次订诸家之误,取

  • 九朝谈纂

    无卷数。不著撰人名氏。此书内容为辑明太祖至明武宗九朝说部杂事,总为一书。其中分太祖为三册,成祖以下为七册,并于书前开列所采书目,共计五十余种,而卷内所辑书名尚有在所列书目以外者。大体类似于江少虞的《事

  • 春秋列国地形口号

    一卷。清顾栋高(详见《毛诗类释》)撰。栋高为清初著名经学家,著有《春秋大事表》五十卷。《春秋列国地形口号》正文为七言韵语,共一百一十三首,目的是便于读者记诵。内容包括春秋列国疆域、列国险要地势、列国重

  • 近溪子明道录

    八卷。明罗汝芳(详见《孝经宗旨》条)撰。此书前有昆明郭斗序,序中称“汝芳以家居富美堂及云南五华书院所集讲义二卷,合而刻之,一题曰《五华会语》,一题曰《双玉会语》。其门人杜应奎又附以所记罗汝芳《论学编》

  • 禹贡分笺

    三卷。清方溶撰。方溶字蓉浦,浙江海盐人,岁贡生。《禹贡》有图,始自晋裴秀,但其图久佚。后来研究《禹贡》的学者,也大都配有图,但都没有胡渭的《禹贡锥指》详细。方溶此书,意欲简约,提纲挈领,书首列有十幅图

  • 摩尼教流行中国考

    法国人沙畹(1865-1918)、伯希和(1878-1945)合撰。沙畹治学严谨,著述颇多,其中尤以《西突厥史料》最为有名。伯希和系沙畹的学生,多次来华,曾著有《敦煌千佛洞》一书。摩尼教由波斯人摩尼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