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世医得效方

世医得效方

十九卷。元危亦林(1277——1347)撰。危亦林字达斋,南丰(今属江西)人。为五世名医。家世业医,博览医书,对内、妇、儿、五官,整骨诸科均有研究,尤擅长骨伤科,曾任南丰医学教授。此书根据古方与五世家传验方撰写而成。汇集了其高祖以下和本人临床经验,约五十万字。书中按元氏医学十三科顺序分别记述内、外、妇、儿、五官及伤科等各类疾病的脉病证治。虽然综合各科,但其中亦包括正骨、金镞、疮肿等诊治。卷一至卷十为大方脉杂医科,分子目九十一类;卷十一、卷十二为小方脉科,分子目七十一类;卷十二为风科,分子目十类;卷十四、卷十五为妇产科,分子目三十三类;卷十六为眼科,分子目十二类;卷十七为口齿咽喉科,分子目六类;卷十八为正骨兼金镞科,分子目二十九类;卷十九为疮肿科,(附《孙真人养生法》节文一卷,故又称此书为二十卷),分子目二十四类。其总目有针灸一科,但有目无书,检校其文,皆散附于各科之中。书前自序称始著于天历元年(1328),成于至元三年(1337)。书中述证准确,条理清楚,组方严密。序中自称其高祖遇仙人苳奉二十五世孙,得其传授秘方。此虽为技术家依论之言,不足为信,但所载古方颇多,且皆可以资考。于骨伤科有关整骨手法论述十分详备,尤其是应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为伤科史上创举。书中记载有不少很好的经验。如记载“肠肚伤治法”,称“只肠全断难医,伤破而不断者,皆可治疗”。其手术方法是“用花蕊石散傅线上,轻用手从上缝之,莫待粪出,用清油捻活,放入肚内。肚皮裂开者,用麻缕为线,或捶桑白皮为线,亦用花蕊石散傅线上,须用从里重缝肚皮,不可缝外重皮,留外皮开,用药掺,待生肉。”这在外科缝合技巧上,较之宋代有了极大的进步。关于麻醉法记述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如对颠扑损伤治疗称:“先用麻药服,待其不识痛处,方可下手。或服后麻不倒,可加曼陀罗花及草乌五钱,用好酒调些少与服。若其人如酒醉,即不可加药……逐时相度入用,不可过多。”可见危氏的临床经验十分丰富。危氏在此书中亦指出应按病人的年龄、体质、和出血情况决定麻醉药的剂量,以达到麻醉为准。而危氏使用蔓陀罗这一麻醉药,比日本著名的外科医生华冈青州于1805年,使用该药作为手术麻醉药,并被誉为世界麻醉史上的佳话和先例,要早450年。有元至正五年(1345)建宁路官医提领陈志刻本、明初书林魏家复刻本、1964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鹤田草堂集

    十卷。明蔡云程(约1543前后在世)撰。蔡云程,字亨之,浙江临海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著有《鹤田草堂集》。是集为蔡云程诗文集。凡十卷,其中文七卷,诗三卷。云程当王(世

  • 史取

    十二卷,明贺祥撰。贺祥字长白,长沙(今属湖南省长沙市)人,生平事迹不详。《史取》共分成六类:曰世诠、曰世评、曰经世、曰性行、曰成务、曰杂记。六卷之下又分成四十八个子目,虽为史评类,在体例上却与说部相类

  • 荀子补注

    ①一卷。清刘台拱(见《论语骈枝》条)撰。是书为校勘《荀子》补正杨倞、汪中之作。仅九十六节,续十六节,大体精审。如谓《劝学》篇,“于越”作“干越”,“群焉”作“群居”。《君道》篇,“论德而定次”,“论”

  • 仁聚堂法帖

    八卷。清刘恕辑。刘恕字行之,号蓉峰。所居寒碧山庄,收藏颇富。此帖所收是采取旧刻及自藏墨迹。共成八卷,其中晋唐二卷,宋六卷。晋唐之书是取自《停云馆帖》、《戏鸿堂帖》、《余清斋帖》等。宋代之书多是其自藏,

  • 大亭山馆丛书

    十八种,二十八卷。清杨葆彝编。杨葆彝字佩瑗,阳湖(今江苏武进县)人。生卒年不详。《大亭山馆丛书》汇辑当时学者的著作,大致分为四部。其中收入经部的朱骏声《说文段借经徵》撰于《说文通训定声》之后,从来没有

  • 久芬室诗集

    六卷。清郑襄撰。生卒年未详。郑襄字赞侯,一字湛侯,湖北江夏人。官安徽全椒县知县。此集凡六卷。自咸丰二年(1852)迄光绪十五年(1889),共存古近体诗八百二十五首。由挚友陈克劬选定。冯志沂评云:“深

  • 秀岩集

    三十一卷。清胡世安(?-1663)撰。胡世安生平详见《大易则通》(辞目)。是集为胡世安诗文集。凡三十一卷,诗二十二卷、文九卷。据集前作者顺治三年(1646)自序称:“己卯(1639)秋以前稿,因罗兵燹

  • 崇兰馆集

    二十卷。明莫如忠(1508-1588)撰。莫如忠,字子良,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浙江布政使。莫如忠工诗文,善草书。《明史·文苑传》附载董其昌传中。著有《崇兰馆集》。

  • 说文经字正谊

    四卷。清郭庆藩撰。参见《说文经字考辨证》。是书为增补陈寿祺《说文经字考》阙略而作。郭氏自序云:“钱氏《潜研堂说文答问》就许书考证诸经异文,凡三百余字,信足羽翼群经,俾益后学,余服膺有年,犹思补其未备。

  • 尔雅释地四篇注

    四卷。清钱坫撰。作序云:“名者,实之徵。古人之言,何尝虚造;率以鄙见就所遐瞻,括成卷册,愧非孙、樊所及道、郭君所及推。”《尔雅》中《释地》、《释丘》、《释山》、《释水》四篇,各家注释仅随义解释,并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