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越儒林后传
一卷。文苑后传一卷。清陈寿祺(1771-1834)撰。寿祺字恭甫,一字苇仁,号左海,闽县(今福州市)人,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曾任国史馆总纂。该书为寿祺采辑清朝闽人行实而成。书中有陈迁鹤、雷鋐、献瑶、王命岳、朱仕琇等人传记。现有三山陈氏刻本。
一卷。文苑后传一卷。清陈寿祺(1771-1834)撰。寿祺字恭甫,一字苇仁,号左海,闽县(今福州市)人,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曾任国史馆总纂。该书为寿祺采辑清朝闽人行实而成。书中有陈迁鹤、雷鋐、献瑶、王命岳、朱仕琇等人传记。现有三山陈氏刻本。
四卷。清张远(约1692前后在世)撰。张远,字迩可,浙江萧山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中由贡生官缙云县教谕。著有《杜诗荟粹》二十四卷。本集有《云峤集》一卷、《蕉园集》一卷、《梅庄集》二卷。《梅庄集》兼载诗文
六卷。清陈立(1809-1869)撰。陈立字卓人。江苏句容人。道光年进士,官曲靖知府,受业于凌曙。通许氏《说文》、郑氏《礼》,而于《公羊》用力尤深。有《公羊义疏》、《尔雅旧注》、《白虎疏证》、《说文谐
十卷。清代释通贤(生卒不详)撰。通贤,俗姓赵,字浮石,当湖(今地不详)人。生有奇特禀性,厌烦薰腥。稍长萌发出家之念,十九岁在越南削发出家,归回故里后,因其父母以独生子苦留,稍又蓄发。后转投佛门,于武原
六卷。清林锡龄(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撰。锡龄字于九,漳浦(今福建省漳浦县)人。著有《礼记审鹄要解》、《书经审鹄要解》及《诗经审鹄要解》。此书前有乾隆己未(1739)锡龄自序及己巳(1749)再序。从序中
二卷。不著撰人。此书见于宋郑樵《通志·艺文略》,为一卷,称老君记于太白山月波洞,凡九篇。晁公武《读书志》所言与郑樵基本相同,只是又说此书系唐任逍遥得之于太白山月波洞石壁上。今所传本系《永乐大典》所载。
《松峰说疫》六卷,《温疫论类编》五卷。清刘奎(生卒年不详)撰。刘奎字文甫,号松峰。诸城(今属山东)人。刘氏家门鼎盛,然刘奎淡于功名,家居不出,以医术济人,颇有医名。其父字引风,素精医。刘奎承家学,潜心
四卷。清顾翰(1783-1860)撰。顾翰字蒹塘,锡山(今江苏无锡)人。清代词人,嘉庆举人。曾为京城教习,出知泾县。工诗,尤善填词。晚年主讲东林书院,著有《拜石山房诗词集》。另辑有《泾川诗抄》。所著《
一卷。明崔铣(见《士翼》)撰。此书为作者的笔记汇编,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如论春王正月为周正;《易》不本于《先天图》;宋代人说古事多以其意忆之。所论多无门户之见,然而诸条皆见于作者所著的《士翼》一书之中。
一卷。清冯舒(1593-?)撰。冯舒又号癸已老人。常熟(今江苏省常熟)人。生卒年不详。冯复京子,字己苍,号默庵,冯舒肆力经史百家,尤邃于诗。遇事敢为,小人嫉之如仇。顺治初构衅于邑令瞿四达,指所著《怀旧
二十卷。《音学五书》之四,清顾炎武撰。这部书表面上是以古音正《唐韵》之讹,故称《唐韵正》;但实质是把本该载在《诗本音》里的许多证据拿出来另编了这部书,以免《诗本音》过于繁重,可以认为《唐韵正》是《诗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