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佛教初学课本

佛教初学课本

一卷。清代居士杨文会(1837-1911)撰。杨文会,号仙山,安徽石埭县人。生逢清朝末年,经历过因太平天国运动的辗转迁移。面对时局的动荡,杨文会却专心学习音韵、历数、天文、地理、黄、老、庄、列等学问,以图济世拯民。后因得见深通佛学的王梅叔等人,加之他因病期间研究《大乘起信论》、《楞严经》,从而增强了他对佛经钻研的兴趣。杨文会的佛学思想,尤重视净土法门。他推崇明末四大师(莲池、紫柏、憨山、澫益),对佛学各宗及内外学说,带有浓厚的调和色彩。他常常表示“教宗贤首,行在弥陀”。他独尊贤首,对接近他的学人则因材施教。杨文会宏扬佛学四十年,对中国近代佛学的传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对佛教的弘扬,主要事迹有:第一,设立金陵刻经处,募款重刻藏经。第二,举办学校,培养弘法人材。于金陵刻经处设立祇洹精舍,招收僧俗学生十余人,由他亲自主讲佛学。他还创办了佛学研究会。第三,笔耕著书,传教后学。他的著作有《大宗地玄文本论略注》四卷,《佛教初学课本》并《注》各一卷,《十宗略说》一卷,《阴符》、《道德》、《庄》、《列》四经发隐各一卷,《论语》、《孟子》发隐各一卷,《等不等观杂录》八卷,《观经略论》一卷,《阐教编》一卷,均刻版印行。所著《佛教初学课本》一书,为佛学教科书,也是杨文会开办学校教育的佛学启蒙读物。该书以简炼的文笔,深入浅出的内容,阐述了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佛教基本教义和义理。并附有《注》一书,作为课本辅助材料,以资初学。该课本发挥了很好的启蒙作用。现见载版本有《清史·艺文志补编》。

猜你喜欢

  • 动物学启蒙

    八卷。英国艾约瑟(详见《格致质学启蒙》)译。不著撰人。在翻译介绍西方动物学书籍方面,艾约瑟的这一译本较为重要,原因是动物学方面译著十分稀少,且所述动物部门种类不全,相比较而言,《动物学启蒙》包含动物品

  • 长阳县志

    ①不分卷,清田恩远修,石高嵩等纂。田恩远,字岂山,山西人,官长阳知县。石高嵩,本县人,生员。康熙十二年(1763)田恩远莅任,奉檄修志,适兵火之余,仅拾诸余烬,所谓余烬,当时自有明志残本,然序中未详叙

  • 龙树菩萨传

    一卷。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343-413)译。鸠摩罗什生平事迹详见《满汉合璧佛说阿弥陀经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三种同卷》条。《龙树菩萨传》一书为传记体,详载龙树生平事迹,及一生

  • 周礼聂氏音

    一卷。聂氏撰,清马国翰辑佚。聂氏不详何人,聂氏书隋唐志皆不著录,唯陆德明《经典释文》引之,盖早已亡佚。马国翰从《经典释文》中辑得聂氏音十条,其中《地官》七条,《春官》二条,《冬官》一条,裒为一卷,刻入

  • 佛金山馆秦汉碑记

    一卷。清牟房撰。牟房,字农星,一字醒农,山东栖霞人。历任长清县教谕,浙江安吉、会稽(今绍兴)二县知县。著有《第七十三福地诗文稿》。书中著录秦汉碑跋24篇。所录虽少,但有些考释有新的见解,都能做到以碑证

  • 北湖集

    五卷。宋吴则礼(?-1121)撰。吴则礼,字子副,自号北湖居士,富川(今广西富川县)人。以父荫入仕,曾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则礼工诗,常与当时名士唐庚、韩驹、曾纡、陈师道唱和。

  • 牧莱脞语

    十二卷。《二稿》八卷。宋陈仁子(约1279前后在世)撰。陈仁子字同俌,(一作同甫)号古迂,茶陵(今湖南株州)人。生卒年不详。咸淳十年(1274)漕试第一。宋亡不仕。建别墅于东山,人称为“东山陈氏”。著

  • 方言考

    五卷。又名《古方言书目录》,崔骥编。分五类:(1)扬雄《方言》之属八种;(2)《续方言》之属九种;(3)俗语考证之属十三种;(4)《新方言》之属四种;(4)地方方言之属十三种。此书载于1932年《图书

  • 采芝堂文集

    十六卷。明陈益祥(生卒年不详)著。陈益祥字履吉,候官(今属福建福州市)人。秀才出身,少有文名,擅长史学。曾与太守袁表,司理赵世显、民部林世吉等结成玉鸾社,又与孝廉徐之、兄弟陈荐夫等结为芝山社,后与宪副

  • 钓台集

    ① 六卷。明陈文焕(生卒年不详)编。陈文焕,字静庵,陕西临川人。官浙江严州(今建德、淳安、桐庐一带)府知府。是集成书于万历四年(1576),依《钓台集》旧本,续以后来诗文,凡六卷,别无发凡起例之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