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俟后编

俟后编

六卷、补录 一卷、附录 一卷。明王敬臣(1513-1595)撰。王敬臣字以道,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岁贡生,受业于魏校。敬臣性至孝,其学以慎独为先,尤以标立门户为戒,乡人尊为少湖先生。万历十四年(1586),南京礼部尚书袁洪愈荐授国子监博士,辞不行,诏以所授官致仕。著有《俟后编》。此书六卷,其中经说一卷,论学一卷,论治一卷,诗文一卷,礼文疏节和便俗礼节共一卷,女诫一卷。补录一卷,是王敬臣的门人辑录的,所以其中多以先生相称,而刊本也题王敬臣所撰,此为校雠者之误。其经说卷中,论《易》之语,和王敬臣之为人颇为类似。论《尚书·洪范篇》而非《洛书》,也很有见地。论《诗》则认为三百篇为秦火之余,后人乃窜乱,是沿袭王柏之说,而不知其为谬。论《春秋》之语较为平允。其论《礼》只一条,认为王制出于史官。王敬臣主张学以立志为本,以慎独为宗。认为学者不可以单看虚明景象,参酌于朱熹、陆九渊之间。王敬臣所定《四礼》,大致以《朱子家礼》为蓝本,并参考于乡俗,属吕坤《四礼翼》之支流。补录一卷,颇为驳杂,如认为朱子误解格致不及阳明之说,且说朱子以后也曾自悔。又认为王守仁、陈献章均为理学之宗,王艮见道甚确。又认为庄子甚为高旷,如在圣门,则能成为曾点之流。老子比庄子更高一步等等。王敬臣之学本从于王守仁,以后才觉得其甚为虚无,便参以朱熹之学。补录所载,是为门人者过于尊崇其师,一字也不令散佚,掇拾旧论,而成此卷,但不知皆已被其师所弃矣。今传本少见。

猜你喜欢

  • 六合纪事

    四卷。清国长森撰。国长森,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迹未详。六合居金陵之北,乃江北一巨镇。该书记载太平天国的情况,共四卷:卷一《防剿始末》、卷二《失守情节》、卷三《殉难纪略》、卷四《见闻杂志》。是研究太平天国历

  • 禹贡古今注通释

    六卷。清侯桢撰。侯桢字子勤,江苏金匮(今江苏无锡)人,道光二十六年举人。本书大致以郑玄注为主,兼采其他诸家之说作为补充,同时还订正郑氏的一些不太准确的解释。如“禹敷土”,郑玄认为“敷”是“布”的意思;

  • 江右诗稿

    二卷。明李先芳(约1561前后在世)(生卒年不详)撰。李先芳生平详见《读诗私记》辞目)。宋弼山《左明诗钞》称其有《李氏山房诗录》。不著卷数。邢侗《来禽馆集》有《李先芳行状》,称所著《东岱山房稿》三十卷

  • 周易赞义

    七卷。明马理(1471-1555)撰。理字伯循,号溪田,陕西三原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官至南京光禄寺卿,死于地震,谥忠宪。为关中名儒,为学者所宗。人称其《易》学,实可与梁寅、蔡清、陈琛、湛若水

  • 诗缉

    三十六卷。严粲(生卒年不详)撰。严粲字坦叔,邵武(今属福建)人。南宋经学家、文学家。曾任清湘令,有《诗集》一部(见《宋史·艺文志》)。《诗缉》是南宋时代较有影响的尊序派的代表作之一,与吕祖谦《吕氏家塾

  • 琥珀匙

    二卷。清叶稚斐撰。叶稚斐,名时章,一说字美章,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与李玉同时。作有传奇八种,今存《英雄概》、《琥珀匙》。《琥珀匙》,28出,写书生胥埙和陶佛奴的爱情故事。吴中举人胥埙到杭

  • 黑鞑事略札记

    一卷。清李文田撰。李文田字仲约,号芍农,广东顺德人。咸丰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左侍郎。李文田学出于郑夹漈、王深宁。金元故事、西北水地,旁及医方及遁形家言,无不精综,词章书翰,特其余事,有《宗伯诗文集》、《

  • 凌氏易林

    四卷。清凌堃撰。此书仅取乾、姤、同人、履四卦加以解释。每卦又分六十四卦,各用四言或五言、七言韵语说明。措词古奥,艰深晦涩,只是焦延寿《易林》摹仿而已。其后人曾有为其作注者。有《传经堂丛书》本。

  • 九旗古义述

    二卷。清孙诒让(1848-1908)撰。诒让字仲容,号籀庼,浙江瑞安人,著名的经子训诂学家、文字学家。同治六年(1867)举人,曾官刑部主事,旋病归,穷经著书近四十年。著述甚丰,主要有《墨子间诂》、《

  • 卧庐词话

    一卷。清周曾锦(生卒年未详)撰。周曾锦著有《香草词》。此书为论词之作,抄袭者多,不见主旨。所录清词,多非上品,可知其工力尚浅。谓柳耆卿词千篇一律,吴君特词雕琢晦涩,皆拾人牙慧,而非真知柳屯田、吴梦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