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初学必读

初学必读

六卷。无撰者姓名。此书专为初学者而编。其体裁与《增订清文鉴》、《满洲类书》、《同文广汇全书》、《清语摘抄四种》,以及《新语集要便览》等书相近。其类目,略同于《清文鉴》。第一卷分为天文、时令、地舆、城郭、街道、坛庙、宫殿、室家、田地九类。第二卷分人、人伦、亲戚、朋友、老少、人身、疾病、疮脓、容貌、伤痕、残疾十一类。第三卷分礼仪、卤簿、筵宴、祭祀、祭祀器用、乐、乐器、文学、文教、什物、书十一类。第四卷分兵、防守、征代、骑射、骗马、贡跤、军器、撤带、歧峦、畋猎、打牲器用、牲畜器用、农器、工匠器用十四类。第五卷分鸟、羽族肢体、兽畜、马匹、马匹毛片、牛马畜残疾,龙蛇鱼虫、鳞甲肢体、虫、草、树木、花十二类。第六卷分米谷、果品、菜肴、茶酒、饽饽、饮食、饭肉、煮煎、滋味、舀盛、生熟、数目、衡量、量度、营造、剪缝、船、车轿十八类。其门类语句,以《清文鉴》及《清文鉴补注》为蓝本,又取《清文补汇》所收新语编辑而成。其书的缺点是择录不精,并不利于初学者阅读,而又有初学者应读的内容书中却又未录,似乎名实不符。另外,原鉴中的各门类编次,此书多处变化,亦似为不当。如:人身之后,把容貌放在疾病、疮脓之次。树木、花、草、列在米谷之前。《清文鉴》一书,为集国语之大成,立目详多,似为必然。此书为初学立教,宜切要简括,删除冷僻。有光绪十六年,京都隆福寺聚珍堂书坊刻行本。

猜你喜欢

  • 仁端录

    十六卷。明徐谦(生卒年不详)撰。陈葵删定。又名《仁端录痘疹》。徐谦字仲光,号澄观,嘉兴(今属浙江)人。陈葵字尽夫,武水(今属山东)人。此书专论痘病诸法。徐氏认为治痘应分明五脏所主及经络传变,观形察色,

  • 朝城县志

    十卷。清祖植桐修,赵昶等纂。祖植桐,辽东宁远人,康熙十二年(1673)任朝城县知县。考朝城县志,创修于明嘉靖时邑令周鲁。再修于万历时县令张泾。又五十余年后,邑人孟兆熊以个人之力重新纂辑邑乘。稿成,然未

  • 虞氏易象汇编

    一卷。清方申撰。考历来讲述虞氏易象者,当首推惠栋和张惠言。惠栋之作凡三百三十则,张惠言计四百五十则,可谓详尽。但方申认为既便如此,二人著作中仍不免有可议之处。如应引而漏引者有也,称谓等字误作为字者有也

  • 辽夷略

    一卷。明张鼐撰。张鼐字世调,号侗初,明代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县)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迁司业。天启(1621-1627)时屡迁少詹事,陈言十事,语斥近习,遭魏忠贤忌恨,擢

  • 内训

    一卷。明仁孝文皇后(1363-1407)撰。仁孝文皇后姓徐,中山王徐达长女,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洪武九年(1376),册封为燕王妃。燕王朱棣即位,册封为皇后。她采《女宪》、

  • 四大观楼诗钞

    九卷。清邹钟(生卒年不详)撰。约生于咸、同前后,邹钟字乐生,一字雒笙,别号此园。江西安福人。诸生。幼即工诗。诗文均独辟蹊径,卓而不群。著有《此园诗文集》。人评:邹钟所为诗,识高而才大,气尤雄健,有巫峡

  • 增订中州全韵

    二十二卷。清周昂撰。周氏字少霞,琴水人。周昂即为沈氏《曲韵骊珠》作序者。是书又名《新订中州全韵》。此书特点有二:(一)另立“知如”韵,分为二十二韵。清刘禧延《刘氏遗著》评曰:“近周少霞竟分此韵(指鱼模

  • 南雍志

    二十四卷。明黄佐(见《翰林记》)撰。黄佐著有《泰泉乡礼》、《翰林记》,已著录。本书为作者任南京国子监祭酒时所作,专记明朝南京国子监的建制、设官、职掌,以及在监学生的分类、学业、学规、授官等各方面的情况

  • 本棉谱

    一卷。清褚华(生卒年不详)撰。褚华,字文洲、秋萼,上海人。大约生活于乾隆时期。《木棉谱》引用了一些前人对木棉的记述和考证,着重讲述了木棉的种植方法及轧花、弹花、纺纱、织染用具等。《木棉谱》是上海一带种

  • 草草草堂诗选

    二卷。《词稿》一卷。清黄纯嘏(1758-?)撰。黄纯嘏,原名鼎晋,一名晋,字锡之,号梦余,自号虹桥旧主人。祖籍安徽歙县,后迁江苏仪征。黄纯嘏天性闲雅,不乐仕进,父辈时家道中落,黄纯嘏奔走江汉间数十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