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吴兴长桥沈氏家集

吴兴长桥沈氏家集

二十九卷。清沈家本(1840-1913)辑。沈家本,字子惇,号寄簃,归安(今浙江湖州)人,清光绪进士。家本曾先后任清代天津知府、保定知府、刑部左侍郎、法部右侍郎、大理院正卿等要职。家本在刑部曾专治法学,主持修法律,废止酷刑,以所修订《大清现行刑律》取代《大清律例》,并制订《大清新刑律》,对刑律进行改革。家本有大批编著留世,多为律法著作,仅《丛书综录》就收其著述三十一种,如《沈寄簃先生遗书》,编有《枕碧楼丛书》。《沈氏家集》辑有家本同宗沈国治以下五人诗文二十九卷。沈氏家集内含《韵香庐诗钞》二卷。清沈国治(生卒年不详)撰。沈国治,字韵亭,为沈家本曾祖父,序称其祖博学能文,曾屡试不第,原遗诗文存稿甚丰,因家贫无力刻印,渐致散失,经沈家本搜寻遗稿得诗二卷,共辑八十九首。《蓼庵手述》,一卷,清沈蓼庵(生卒年不详)撰,辑有《沈氏宗室传略》、《宗谱》等六篇。《春草堂集》,二十二卷,清沈丙莹(?-1870)撰。沈丙莹为沈家本父,清道光进士,曾任刑部郎改御史,出任贵州太守,因受同僚排挤,年未衰即引退,主持浙江精舍。其在刑部任内,勤于职守屡平冤狱,不自表以图赫名;在贵州时,烽火四起,辟盗如毛,曾围困贵州,沈丙莹不避艰险,与士卒同巡城,夜宿营帐,旬月须发尽白。虽时处险恶仍吟咏不辍。本辑辑文二卷,十三篇;诗五卷,二百五十首;随笔八卷,共七百零五则。《贵阳官文偶存》一卷,计文稿十三篇。《看山楼草》二卷,沈彦模(生卒年不详)撰,沈彦模,字子范,家本三弟,早年去世,辑其遗文稿赋、赞等十二篇。《松桂林草》二卷,沈家霖(生卒年不详)撰,沈家霖,字子文,为家本五弟,早逝,性沈默,好学深思,工书法,本集辑其遗稿赋、序、铭等十五篇,诗四十三首。今有清宣统三年(1911)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推求师意

    二卷。明戴原礼(1324-1405)撰。戴原礼名思恭,字原礼(元礼),一字复庵,浦江(今浙江浦江)人。年轻时和父亲戴垚同随名医朱震亨学医,又学医于罗知悌,医术颇精,治疗每有良效。洪武年间(1368-1

  • 御定清文鉴

    共四十六卷(《御定清文鉴》三十二卷,《补编》四卷,《总纲》八卷,《补总纲》二卷)。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傅恒等奉敕撰。这是一部官修的满文分类辞典。满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前期满文,俗称“无圈点满文”

  • 千字文萃

    一卷。清张海鹏(生卒年不详)辑。海鹏字若云,号子瑜。昭文(今江苏常熟)人。诸生,好藏书,治经之暇,以剞劂古书为己任,刊有《墨海金壶》、《学津讨源》、《借月山房汇抄》等。是编所收为吴省兰《恭庆皇上七旬万

  • 介轩遗笔

    二卷。清史既济(生卒年仕履不详)撰。史既济字若川,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介轩遗笔》是史既济的一部杂说之作,此书都是随笔记录,多是涉及家世本末和江右近事,也旁及经史,也有部分内容的考证。《四库全书

  • 墨缘汇观录

    六卷。未著撰人姓氏,惟在其《自序》中题有“松泉老人”。而当时有“松泉老人”之称的不止一人,如乾隆时吏部尚书汪由敦有《松泉集》传世,江宾谷、安歧亦有是称。但其中只有天津的安歧精于鉴赏、收藏丰富,并且著有

  • 庆远府志

    ①十卷,清李文琰修,何天祥、朱桐、莫景隆纂。李文琰,字玉重,石首(今湖北石首)人,贡生,乾隆十八年(1753)庆远知府。何天祥,修仁(今广西荔浦)人,贡生,庆远府训导。朱桐,广西临桂人,举人,教谕。莫

  • 襄阳遗集

    一卷。明范明泰编。范明泰,字长康。嘉兴(今浙江)人,万历庚子(1600)举人。生卒年不详。本书乃裒辑北宋书画家米芾遗文之集。米芾之《宝晋英光集》本世有传本,范明泰大抵未见,故而繁采各书,裒为此集。但缺

  • 诗经音韵谱

    五卷。《触解》一卷。清甄士林撰。士林字毅庵,汝州(今河南汝州市)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曾任平原县知县,罢官后主讲于清源书院,本书即成于此时,卷首有著名学者马瑞辰序,又有自序、例言、四声指掌图、

  • 论语孟子考异

    二卷。旧本题宋王应麟撰,实乃后人伪作。王氏著作传世者较多,该书于诸家史志均不著录,且内容上抄袭《困学纪闻》,显系伪书。

  • 类要

    一百卷。宋晏殊(991-1055)撰。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景德初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寺奉礼郎、尚书户部员外郎、翰林学士。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