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啸堂集古录

啸堂集古录

二卷。宋王俅撰。王俅,字子弁,一作球,字夔玉,米芾《画史》又作夔石,任城(今山东济宁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有《啸堂集古录》。是书前有同乡李邴序言,赞俅“幼警悟”、“长年好学”、“精于古字”以及作序的缘由。书后有庐陵曾伯虞之跋,盛赞王俅著此书的功绩。是书记录从商至汉的鼎、尊、彝、敦、卣、爵、壶、钟等器物,凡三百多种,摹其款识,并各以今文释之,基本上使人得识古物之原貌。其中载有古印章三十多件,其一曰“夏禹”,元代吾邱衍《学古编》认为汉代巫者有厌水灾法印,汉有渡水佩带禹字的习俗,此印为汉篆,应为汉物。衍又认为“滕公墓铭”中“郁郁”作两字书,与古法迭字只作二小画不同,证其伪。后代学者认为吾邱衍的看法是正确的。是书存在着真伪杂糅的现象,第二卷卷末有“他日再获古文奇字,即续于卷末”的痕迹,影响了该书按时间顺序、分类编排的完整性。现存宋刊本、影元钞大字本、明仿宋本、明刊本、嘉庆壬申张氏醉经堂刊本、《四库全书》、《四部丛刊续编》本、《百一庐金石丛书》本、《续古逸丛书》本等。。

猜你喜欢

  • 蕊云集

    一卷。《晚唱》一卷。清毛先舒(1620-1688)撰。毛先舒生平详见《思古堂集》(辞目)。《蕊云集》一卷、《晚唱》一卷均为毛先舒晚年自订的《思古堂十四种书》中的二种。《蕊云集》所收诗作皆为艳体诗,“蕊

  • 绛雪诗钞

    二卷。《回文诗》一卷。《附录》一卷。清吴宗爱(1650-1674)撰。吴宗爱,字绛雪,浙江永康人,教谕吴士骐之女,同县诸生徐明英之妻。清代画家,诗人。自幼聪慧,工诗善琴,善画花卉、翎毛、人物、兼善著色

  • 花草粹编

    二十二卷。《附录》一卷。明陈耀文编。耀文字晦伯,河南确山人,生卒年均不详。嘉靖进士,累官陕西行太仆卿。著有《经典稽疑》、《天中记》等。本书取唐《花间集》、宋《草堂诗余》二书之首字为名,以花代唐,以草代

  • 东南水利略

    六卷。清凌介禧撰。凌介禧,原名杏洙,字少茗,吴兴人。素有文行,究心于水学。条议水利数万言,为救荒之策。光绪九年(1883)春夏间,霪霖为灾,凌介禧与王凤生溯源讨委,遍阅杭嘉湖水道,斟酌事宜,而辑成此书

  • 说文引经互异说

    一卷。清陈瑑撰。参见《说文举例》。陈氏自序谓:“《说文》称经,往往两部互异,亦有一部互异者。近儒钱詹事(钱大昕)之言曰:‘今世所行《九经》,乃汉魏晋儒一家之学。许君生于东京全盛之日,诸儒讲授,师承各别

  • 归藏

    一卷。辑佚书,清马国翰辑。《归藏》为三《易》之一,又名《坤乾》,《周礼·春官·大宗伯》有记载。郑玄以为殷代之《易》。该《易》以重卦坤为首,乾次之,故名《坤乾》。又因坤象征地,万物莫不归而藏于其中,故名

  • 受菩萨戒仪

    一卷。陈代释慧思(515-577)撰。慧思,俗姓李,南豫州汝阳郡武津县(今河南上蔡县)人。少年“以弘恕慈育知名,闾里称言”。因屡次梦见梵僧劝他超群脱俗,乃于十五岁奉佛出家。他时不废日,刻意苦学,诵《法

  • 顺治过江

    见《新世弘勋》。

  • 九曜斋笔记

    三卷。清代惠栋撰。惠栋见《新本郑氏周易》条。此书是作者的札记,涉及面较广,内容取自经史多种著作,考据十分精详、广博。由于作者精于汉易学,所以书中有许多“识粹道藏之论”,如卷一“卦气”、卷二“龟卜”等内

  • 云阳县志

    十二卷,清江锡麒修,陈昆纂。江锡麒,全椒人,曾任云阳县知县。陈昆,字友松,开江人,进士。云阳旧志,自乾隆年间纂修后,越百余年,至此始重修。《云阳县志》咸丰四年(1854)刻本,共十二卷。分为:卷一,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