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卷。不著撰人名氏。考其章奏诸人名,乃陶澍、林则徐、陈銮等。以此可知修筑海塘之事,在道光之时。《修筑宝山海塘全案》清刻本。共十卷。首冠宝山海塘全图一幅,又列总目共分七类:谕旨章奏、文移详真、堤工木料、
五卷。汉荀悦(148-209)撰。荀悦字仲豫,颍阳(今河南许昌)人,相传是荀子的后代。幼年家贫无书,每见一书,览后多能背诵。献帝时,侍讲禁中,官至秘书监、侍中。献帝因班固《汉书》文字繁多难读,乃命悦依
十二卷。清陈维崧(1625-1682)编。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少补诸生,晚荐博学鸿辞,参与修《明史》。能诗善词,尤以骈文见称。著有《湖海楼诗集》、《迦陵文集》、《迦陵词》、《两晋南北史
十二卷。清韩怡撰。怡字云卿,江苏丹徒人。此书依费直传例,以十翼解说上下经,更以卦辞、爻辞互相发明。以解解经,遇有不通,则又旁引子史他说。此书历时八年始成。今存嘉庆十三年(1808)木存堂刊本。
四卷。清张大楠(约1865前后在世)撰。张大楠字梦锡,号幼涵。陕西肤施(今延安)人,生卒年未详。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入词林散馆授编修。与林寿图为道光二十三年(1843)乡举同年,又有葭莩之亲。
十卷。后蜀韦縠撰。韦縠仕王建为监察御史,其里贯事迹均未详。此集每卷录诗一百首,共一千首。自序称观李、杜集,元、白诗,而集中无杜诗。冯舒评此集,谓崇重老杜,不欲芟择。然实以杜诗高古,与其书体例不同,故不
四卷。清朱桓(约1697-1763)撰。桓字勖为,又字拙存,浯村(今江苏宜兴)人。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充《八旗志》书馆纂修。乾隆三年(1738)充顺天乡试同考官,
一卷。元萧汉中(生卒年不详)撰。汉中,字景元,泰和(今属江西)人。其事迹不详。该书凡三篇,一论分卦,二论合卦,三论卦序。大旨以圆圈,乾坤坎离居四正为上经之主卦,兑艮巽震居四隅为下经之主卦。复按图列说。
二卷。清叶稚斐撰。叶稚斐,名时章,一说字美章,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与李玉同时。作有传奇八种,今存《英雄概》、《琥珀匙》。《琥珀匙》,28出,写书生胥埙和陶佛奴的爱情故事。吴中举人胥埙到杭
一卷。南朝梁贺述(事迹不详)撰,清马国翰辑。此书以同声相谐,推论称名辨物之意。凡所训释,大多确有根据;然往往不能得其出处,虽属梁人之作,颇似汉人之书。如天有镇神珍三义,一本《春秋说题辞》,一本《鹖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