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宁国府志

宁国府志

①三十四卷。清宋斅修,钱人麟等纂。宋斅,江苏长州人,乾隆十二年(1747)来任宁国府知府。钱人麟,江苏武进人,进士,官翰林院侍读学士。宁郡有志,创始于明成化年间,嘉靖中复修,万历三修,清康熙四修,乾隆十七年(1752),设局从事,并檄各邑,网罗散佚,辑拾遗文,至十八年十月而告成,厘为三十四卷,卷各一目,不加总纲。据凡例所称,“成化、嘉靖旧志,不可复得,事在万历以前者,多仍宛溪志,事在康熙十二年以前者,多仍《康熙志》,新增事迹,或据六属新志采入,或由六属核实其详”,故此志多仍旧志,无甚更改。其体例亦不完备。有清乾隆十八年(1753)刻本。②三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鲁铨、钟英修,洪亮吉、施晋纂。鲁铨,江苏丹徒人,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嘉庆八年(1748)来任宁国府知府。洪亮吉(1746-1809),字华峰,号北江,清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县)人。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充任实录馆纂修。因上书成亲王被遣戍新疆伊犁,次年遇赦回籍。自号更生居士。历主本邑泽川书院,著书多种。乾隆四十六年(1781)起,数年内编纂成《延安府志》、《淳化县志》、《长武县志》、《固始县志》、《登封县志》。晚年又纂有《泾县志》等。此志分为四表八志,共三十六卷。卷首列诸图;卷一为沿革疆域表;卷二至五为职官表;卷六至八为选举表;卷九至十三为舆地志;卷十四至十五为营建志;卷十六至十八为食货志;卷十九为学校志;卷二十为武备志;卷二十一至二十五为艺文志;卷二十六至三十五为人物志;卷三十六为杂志;卷末为补遗。此志不袭旧志,体例严谨完备,记载详而考核精,纪述皆具来历,交互参订,必求其是,故在安徽各府州县志中,堪称佳著。有清嘉庆二十年(1815)刻本、民国八年(1919)泾县翟氏宁郡清华斋影印本。

猜你喜欢

  • 宋诗删

    二十五卷。清顾贞观(1637-?)编。顾贞观字远平,一字华峰,号梁汾,江苏无锡(属今江苏)人。康熙五年(1666)举人,官内阁中书。与吴兆骞为友,齐名。康熙十五年(1676)馆于宰相纳兰明珠家,与其子

  • 陶朱公致富奇书

    无名氏撰。作者生平、成书年代不详。原书已不可见。明代周之玙依据该书改写、重编为《农圃六书》。

  • 理堂集

    二十三卷。清韩梦周(1730-1789)撰。韩梦周,潍县(今山东潍坊市)人,字公复,一字理堂。乾隆进士,官来安知县。是集中有文集十卷,外集一卷,诗集四卷,日记八卷。其中,文集凡诸序、论、传、说等各体毕

  • 九华山志

    十二卷。清李灿撰。李灿,康熙年间曾任池州府知府。九华山在池州青阳县西南四十里,高千丈,周围百八十里。旧名九子山。唐人谓其山有九如莲花,始易今名。道书为第三十九福地。明顾元镜曾撰九华山志。李灿以其谬误甚

  • 大埔县志

    十二卷。清蔺涛纂修。蔺涛,号愚斋,河南阳武(河南原阳县)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乾隆七年(1742)任知县。明嘉靖间,县令吴思立创修县志,至康熙二十四年(1685)县令宋嗣京四度复修。《宋志》修

  • 理学辨

    一卷。清代王庭撰。王庭字言远,嘉兴(今属浙江)人,顺治进士,官至山西布政使。作者据宋、明诸儒家学说互有得失的状况,撰写本书进行论辨,中心是反对程朱一派理学,认为周敦颐“无极”等学说、程子“性即理”等学

  • 至言

    一卷。汉贾山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贾山颖川人,勤学苦读,泛览群书,初为颖阴侯灌婴给事。孝文帝时,上书言治乱之道,借秦为喻,名曰《至言》。后文帝除铸钱令,贾山又上书谏之,复禁铸钱(《汉书》有传)

  • 教养全书

    四十一卷。清应撝谦(生卒年不详)撰。应撝谦著有《周易集解》。本书分选举、学校、治官、田赋、水利、国计、漕运、治河、师役、盐法,凡十考。其体例略同于《文献通考》,节引史文、间参前人的评论。作者于文中亦作

  • 周易本义

    十二卷,附重刻《周易本义》四卷。朱熹(1130——1200)撰。朱熹,字元晦,亦字仲晦,别号有晦庵、晦翁、云谷老人、沧州病叟等。天资聪慧。十四岁时父亲去世,遵父遗训,师事胡宪、刘勉之、刘子翚三先生。十

  • 左传文苑

    八卷。明钟惺(1574-1624)撰。惺字伯敬,号退谷,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授行人,官至福建提学佥事。晚逃于禅。与同里谭元春评选《古诗归》、《唐诗归》,当时称为竟陵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