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宝刻类编

宝刻类编

八卷。未著撰书人姓名。《宋史·艺文志》不载此书,诸家书目也未著录,只有《文渊阁书目》里有记载,但世无传本,仅见于《永乐大典》中。此书收录碑刻,上自周秦,下到五代。根据书中写有宣和、靖康年号,可知为南宋人所撰。书中有“瑞州”标目,查史书得知,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为避理宗讳,改筠州为瑞州(今属江西省),可知撰书者是宋理宗以后的人。此书分为八类,即:帝王、太子诸王、国主、名臣、释氏、道士、妇人、姓名(残缺)。每类以人名为纲,在人名下著录碑目,并写明年月地名。在名臣类中,取历官先后,将碑刻载于姓名下方,以备参考。有书碑篆额出自两人的,则两人姓名下具记载。有的人生卒跨两个朝代的,则放在出生的朝代。如欧阳询死于唐初,而是放在隋朝;郭忠恕死于宋朝,而载于五代。关于金石目录书籍,自欧阳修、赵明诚、洪适三家外,当推陈思的《宝刻丛编》比较完备,但传下来的书多残缺不全。而《宝刻类编》这本书广搜博采,叙述详明,比郑樵的《金石略》、王象之的《舆地碑记目》,收录的碑目要多好几倍,是前代金石著录中比较有参考价值的一本。但原本屡经传写,伪脱较多,自唐天宝到肃宗代宗这段年代,碑目不全。传本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禹贡三江考

    三卷。清程瑶田(1725-1814年)撰。程瑶田字易田、一字易畴,号让堂,安徽歙县人,清代经学家,曾任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教谕。程瑶田为江永弟子、戴震同学,治学长于旁搜曲证,不为经传注疏所束缚。主要

  • 东西洋考

    十二卷。张燮撰。张燮(1574-1640),字绍和,别号海滨逸史。福建漳州龙溪(今福建龙海)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举人。以博学知名于时。由于当时海外贸易的需要,张燮应海澄县令陶熔之请撰写了《

  • 春秋经朔表

    四卷。清薛约撰。薛约,暨阳(今江苏江阴)人。该书主要考订春秋朔日,加以列表。有清道光年间刊本。

  • 六书溯源

    十二卷。元杨桓撰。杨桓生平著述见《六书统》。此书专收《说文》所无之字或附见于重文之字,为之推原作篆。杨氏想以古文字材料驳正《说文》,但当时古文字材料甚少,不免自凭胸臆,妄生穿凿,多不足取。卷一为会意,

  • 沈归愚全集

    清沈德潜(1673-1769)撰。沈德潜,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乾隆初举博学鸿词,不遇。举进士时年已近七十。命值上书房,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辑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

  • 万物一览

    五卷。英国巴克莱(生卒年不详)撰,英国节丽春(生卒年不详)译。《万物一览》是英国中小学科学课启蒙教材,全书分五卷,卷一介绍森林及田间生物;卷二为池沼及河中生物;卷三介绍田园植物;卷四介绍空中飞禽;卷五

  • 周易异同商

    十卷。清郭嵩焘撰。郭嵩焘字伯琛,号筠仙。湖南湘阴人。道光时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曾出使英法考察宪政。此书卷一为总论,共有论九图之非、论京氏分宫卦象次序之不足以解易、论王辅嗣不取互卦、论古易十二篇之数、

  • 夏小正传校勘记

    一卷。清丁寿徵(?-1864)撰。丁寿徵,字子静,江苏山阳(今淮安)人。诸生。据王锡祺为是书所作之跋云,丁寿徵著书极多,有《说文揭橥》、《十六国兴亡表》等,但都没刊行。此书原亦未刻版,经王锡祺收入《小

  • 曲江集

    二十卷。唐张九龄(678-740)撰。张九龄名又作张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广东韶关)人,景龙进士,诗人,政治家,官至唐大臣。为官廉洁,且风度潇洒,对事敏感,他不避权要,直言上书,劝姚崇应该用人唯贤而

  • 西使记地理考证

    一卷。清丁谦(1843-1919)撰。丁谦,近代地理学家,字益甫,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清末举人,曾任象山县教谕,撰有《蓬莱轩地理学丛书》。元初,常德奉使西觐。《西使记》即记常德游历经过,作者为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