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小学搜逸

小学搜逸

不分卷。近代龙璋(1854-1918)撰。龙璋字研仙,号甓勤,晚号潜叟,攸县(今属湖南)人。是编为辑录已经亡佚的文字、音韵、训诂著作的汇编。辑录小学佚书的工作始于清代学者任大椿和孙星衍。任大椿有《字林考逸》、《小学钩沉》,孙星衍有《仓颉篇》,主要辑自唐释玄应的《一切经音义》所引各种字书。清光绪七年(1881)黎庶昌(1837-1897)出使日本,得见许多古佚书,如顾野王原本《玉篇》、杜台卿《玉烛宝典》。后来唐释慧琳的《一切经音义》和辽释希麟的《续一切经音义》又由日本相继传入国内。从此辑小学佚书的人渐多,如顾震福有《小学钩沉续编》,陈其荣有《小学三种》。但引书卷次标列不详,而且所辑佚书尚不足五十种,所以龙璋复又辑之,自《仓颉》以下凡七十六种。主要辑自释慧琳《一切经音义》、释希麟《续一切经音义》以及源顺《和名类聚抄》等书。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属于文字、训诂书,有《仓颉篇》、《三仓》、《凡将》、《古文官书》、《劝学篇》、《圣皇篇》、《通俗文》、《古文奇字》、《古今字诂》、《杂字》、《埤仓》、《杂字解诂》、《周成难字》、《异字》、《始学篇》、《小学篇》、《发蒙记》、《字指》、《单行字》、《字训》、《字略》、《字统》、《纂文》、《诰幼》、《纂要》、《广仓》、《文字集略》、《字苑》、《证俗文》、《文字释训》、《字书》、《桂苑珠丛》、《文字指归》、《文字志》、《古今正字》、《集训》、《文字典说》、《文字释要》、《五经文字》、《字样》、《说文字样》、《正字辨惑》、《异字苑》、《集类》、《新字解训》、《字体》、《字諟》、《字类》、《字镜》、《字典》、《字谱》、《字诰》、《群书字要》,凡五十四种;下编属于音韵书,有《声类》、《文字音义》、《韵集》、《韵略》、《音谱》、《证俗音》、《韵英》、《切韵》、《音隐》、《纂韵》、《开元音义》、《唐韵》、《考声》、《异字音》、《韵诠》、《韵谱》、《韵林》、《韵圃》、《字书音义》、《古今字音》、《音训》、《声谱》、《五经音义》、《韵会》,凡二十二种。上编每种皆以《说文》、《玉篇》分部编次类集,下编每种皆以《广韵》按四声分韵编次类集。凡所引书均注明卷数,使读者得以复检参稽,远胜前人所辑小学书。惟上编之《杂字》本郭显卿作,误以撰人为张楫;颜之推《证俗音字》,误其书名为《证俗文》;下编之《韵集》知为吕静作,却不知静为晋复安令,其书见于《隋书·经籍志》;又《文字音义》不知为唐玄宗撰,即《开元文字音义》,见于《中兴书目》。上下编又各有所补:上编补《白虎通义》、《说文》、《卫宏》、《古文》、《训文》、《异苑》、《字训》、《博雅》、《庭诰》九种,下编补《韩诗》、《刘兆注公羊》、《刘兆注穀梁》、《郑玄注公羊》、《孔注论语》、《郑注论语》、《马融注论语》、《包咸注论语》、《王肃注论语》、《何注论语》、《辨释名》十一种。是书有龙氏民国初年排印本,因排印于湖南,印本不多,流转不广。

猜你喜欢

  • 蕉窗九录

    无卷数。旧本题明项元汴(1525-1590)撰。项元汴字子京,号墨林山人。秀水(今属浙江省)人。项元汴工绘画,尤精于鉴赏。其所藏法书、名画,极一时之盛,以天籁阁项墨林印记识之。万历间卒。著有《蕉窗九录

  • 厉樊榭年谱

    一卷。清朱文藻编,缪荃孙重订。文藻字朗斋,浙江仁和人。谱主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自号南湖花隐,学者称樊榭先生,浙江钱塘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举人,乾隆初年应博学鸿词不售

  • 经义骈枝

    二卷。喻长霖撰。喻长霖,生卒年不详。字志韶,又字子韶,号潜浦,浙江黄岩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室名崧岱馆、惺諟斋。著有《惺諟斋存稿》五种,《经义骈枝》是第四种。喻长霖说经,主

  • 经德堂文集

    二十卷。清龙启瑞(1814-1858)撰。龙启瑞字辑五,号翰臣。广西桂林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官至提督,湖北学政,江西布政使。通经义,讲声韵之学。著有《经德堂诗文集》、《

  • 适园丛书

    十二集,七十二种,六百八十九卷。清张钧衡(详见《适园丛书初集》)编。丛书刊刻,到清代中后期已蔚为大观,张钧衡受当时学术风气的影响,搜辑罕见可传之书,刊刻成《适园丛书》。丛书仿《知不足斋丛书》体例,不分

  • 东台县志

    四十卷。清姚兆昌、周右修,蔡复午、袁承福等纂,王恩元续修。姚兆昌,字醇庵,清顺天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嘉庆十三年知东台县事。周右,字寄庵,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监生,嘉庆二十年知东台县事。蔡复

  • 积石文稿

    十八卷。《诗存》四卷。《南池唱和诗存》一卷。《鲙余编》一卷。清张履(1792-1851)撰。张履,字渊甫,初名生洲,江苏震泽(今吴县)人。嘉庆举人,以教习注知县投牒,改教谕。其人自少志圣贤之学,尤精三

  • 杂祭法

    一卷。晋卢谌(285-351)撰,清马国翰辑。卢谌,字子谅,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官至司空从事中郎。《晋书》无传,附见《刘琨撰传》中。《文选》注引徐广《晋纪》云,“显宗征为散骑常侍”。所著《杂祭法》六

  • 周易起元

    十八卷。清陈图撰。陈图字寄岩,永丰人。该书以太极、先天、河、洛诸图合而演之,支离曼衍,不能深究。如周子太极图以无极作一空圈,陈图则改之变为一纯黑圈形,以为阳含于阴。至于太极图乃为半黑半白圈,这是先生阴

  • 大学杂言

    一卷。明刘宗周撰。详见《大学衍义补赞英华》。是书名《杂言》,随举标义,间作问答体。如谓德无明附心而成体,故曰明德。心无善即物以显。则是为至善。谓大学认定始终本末,是入道之诀。谓格物不妨训穷理,只是反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