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小学考

小学考

五十卷。清谢启昆(生卒年不详)撰。启昆字蕴山,号苏潭,江西南康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官至广西巡抚。著作尚有《西魏书》、《粤西金石志》、《树经堂集》等。是编乃补朱彝尊《经义考》之作。依《经义考》之例,把小学之书分为训诂、文字、声韵、音义四类加以著录。清代皇帝敕撰之书冠于四类之首。其训诂类,以《尔雅》、《小尔雅》、《方言》、《释名》、《通俗文》之属属之;文字类,以《仓颉》、《爰历》、《博学》、《凡将》、《急就》、《元尚》、《训纂》、《滂喜》;《说文》、《字林》、《玉篇》之属属之;声韵类,以《声类》、《韵集》、《切韵》、《唐韵》、《广韵》、《集韵》之属属之;音义类则以三类之外训读经史百家之属属之。自刘歆《七略》以后,凡历代史志、各家载记所著录的属于训诂、文字、声韵、音义四类的书,不论存佚,皆著录之,并采录原书序文、各家论述,加以考订。一书而刊本各异者,亦并行列入;其例不应入的现存诸人之作,则依类比附著于各书之下。凡古今小学之书,皆胪列于此编之中。不仅向有传本者,据所考可知其体要;即久经亡佚者,据所考亦可识其概略;而刊本彼此不同者,并可据所考以别其异同。搜罗详备,考订精审,可谓集古今之大成。俞樾序推之为“治小学者,不可不读之书。”是书无总目,后人罗福颐《小学考目录》和王振声《补录小学考目录》可备查检。是书有嘉庆二十一年(1816)树经堂刊本,咸丰二年(1852)树经堂重刊本,光绪十五年(1889)上海鸿文书局石印本。

猜你喜欢

  • 兵垣四编

    六卷。明闵声辑刻。闵声字襄子,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闵氏所刻书甚为精美,世称“闵板”。据此书后闵映张《跋》称其从父襄子自束发读书以来,即有经世济民之志,仰慕古之侠烈丈夫。后辽东事起,明军屡屡败北,羽书

  • 读书记

    一卷。隋王劭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王劭字君懋,太原晋阳人,为齐太子舍人。入隋,官至秘书少监。《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儒家,皆著其《读书记》三十卷。《隋书传》谓,劭撰《隋书》八十卷,

  • 颅囟经

    二卷。不著撰人。《四库全书》在此书《提要》中考证:历代史志至唐艺文志,以上皆无此书名,自宋艺文志始有,因而疑为唐末宋初人所撰。宋志所载,题师巫撰。师巫为周穆王时人,疑为托名。《中华古文献大辞典·医药卷

  • 尚书历论

    一卷。清成孺撰。成孺原名蓉镜,字芙卿,江苏宝应人,附生。本书推校古历,从商朝太甲元年开始,以世经所载“伊训惟太甲元年十有二月乙丑朔”为合。梅颐本乙丑日不系于朔是不正确的,蔡沈的《书集传》也有很多错误。

  • 策府群玉

    三卷。明何乔新(生卒年不详)撰。何乔新著有《周礼集注》。此书乃私备对策之用。捃拾补掇,不足以言著书。

  • 郑记

    一卷。清袁钧(见《六艺论》)辑。此书《隋志》著录六卷,题郑玄弟子撰。两唐《志》并载《郑记》六卷,均不著撰人。唐刘知几《史通》云:“郑之弟子分授门徒,各述师言,自相问答,编录其语,谓之《郑记》”(据王利

  • 春秋左传王氏注

    一卷。魏王肃(195-256)撰,清马国翰辑。王肃字子雍,东海郡兰陵(今山东苍山)人,三国时著名学者,王朗子。年十八从宋衷读《太玄》,黄初中为散骑、黄门侍郎。太和三年(229)拜散骑常侍,甘露元年(2

  • 风俗通义

    十卷。东汉应劭(生卒年不详)撰。邵字仲瑗,东汉汝南郡南顿县(今河南项城县境内)人,生于累世通显的官僚世家。灵帝初年,他凭藉先世的权势,由郡举孝廉。嘉平二年(173年)为郎,辟车骑将军何苗掾,又曾为萧令

  • 茂名县志

    四卷,清钱以恺纂修。钱以恺,字阆行,号蔗山,浙江嘉善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在任二年,善政宜民,多不胜举。旧志创始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县令周振声,其取郡志内属茂名者,分别载之,尚未付梓

  • 书目长编

    二卷。清邵瑞彭撰。邵瑞彭(约1878-1948),字次公,浙江淳化(今属浙江金华)人,目录学家。长期从政为官,因其学识渊博,通晓古今,与学界学者交往密切,著述很多。《书目长编》是他与人合作完成的重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