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左传真伪考

左传真伪考

不分卷。瑞典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1889-1978)撰,陆侃如(1903-1978)译。高本汉是瑞典语言学家、汉学家。曾任哥德堡大学教授、副校长,远东文物博物馆馆长,瑞典皇家人文科学院院长。研治中国文史学,尤致力于汉语音韵、训诂的研究。著有《中国音韵学研究》、《汉语中古音与上古音概要》、《诗经注释》、《书经注解》、《汉朝以前文献中的假借字》、《古汉语字典重订本》、《中日汉字形声论》、《论汉语》等,并将《诗经》译成英文。陆侃如原名侃,字衎庐,江苏海门人,毕业于清华国学研究院。1932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曾先后执教于暨南大学、中国公学、复旦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东大学教授、副校长。主要著作有《中国诗史》、《中国文学史简编》等。《左传真伪考》共分为上下二篇。上篇考证《左传》的真伪,认为《左传》是先秦时的著作,不是后人的伪撰。下篇则通过对《左传》文法的分析,证明《左传》不是鲁国人所作。他用《论语》、《孟子》、《诗经》、《尚书》、《庄子》、《国语》等书的文法与《左传》文法作比较,证明《左传》的文法特别,而与《国语》较为近似。他又参校《庄子》、《荀子》、《吕氏春秋》、《战国策》、《韩非子》等书,断定《左传》成书应在秦始皇焚书以前。该书考证非常精审。尤其是他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对《左传》文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他选择了《左传》中的七组助词,统计它们的用法,并以《论语》《孟子》中的语言作为标准的鲁语进行比较,证明《左传》有着为汉代人所无法模仿的语法系统,而这个语法系统和鲁语不同。这种研究方法为《左传》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因此在1927年前后,此书被胡适首先介绍到中国,并为陆侃如译成中文出版,立即在学术界引起了普遍的关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高本汉反驳伪作说,却事与愿违地证明了伪作说的某些立论,如《左传》与《国语》文法相近,有人借这个结论,证明《左传》系割裂《国语》而成。因此,《左传真伪考》并没有完全解决《左传》的成书年代和作者问题。该书有1927年新月书店印本。

猜你喜欢

  • 续词余丛话

    三卷。清杨恩寿(详见《词余丛话》)撰。此书与《词余丛话》体例相同。卷一为“原律续”,卷二为“原文续”,卷三为“原事续”,分别谈声律、评曲文、记本事及掌故。所举撰者、曲名,有“曲录”未备者,但考核不详。

  • 四书辑释大成

    不分卷。元倪士毅撰。首有凡例,次引用姓氏书目。先是士毅之师陈栎撰《四书发明》,同时胡炳文也撰《四书通》。栎殁,士毅继承师业,以陈说为主,胡说不全录,别增入朱子文集、语录、辑略、集义。旁及诸家所引之说。

  • 公余漫稿

    六卷。明王崇古(1515-1588)撰。崇古为明朝大将。字学甫,号鉴川。蒲州(今山西永济西)人。嘉靖进士。授刑部主事。累官右佥都御史、右都御史,加太子少保,进兵部尚书,召入协理戎政。对当时边境的安宁有

  • 证治准绳

    一百二十卷。明王肯堂(生平事迹详见《尚书要旨》)撰。王氏自幼学习医学,弱冠即能治疗其妹之乳痈,以医术名于世。此书又称《六科准绳》、《六科证治准绳》。为丛书。共六种,包括《杂病证治准绳》八卷,《杂病证治

  • 通志堂经解

    一千八百六十卷。又称《通志堂九经解》、《通志堂汇刻经解》。清纳兰性德(1654——1685)刻。性德初名成德,字容若,故世多称为成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初诗人、经学家。十六岁中进士,授乾清

  • 八段锦

    八篇。题“醒世居士编辑”,“樵叟参订”,编撰者真实姓名不详。该书为白话短篇小说集,不分卷回,以段标目,共收小说八篇。第一段《惩贪色》,第二段《戒惧内》,第三段《赌妻子》,第四段《对不如》,第五段《儆容

  • 春秋究遗

    十六卷。清叶酉(详见《诗经拾遗》)撰。此书多宗其师方苞《春秋通论》,但稍有以违。韩愈赠卢全诗有“《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之句,即此书名“究遗”之所出,故此书以芟除胡安国《春秋传》苛刻之说,

  • 王石和文集

    清王珻(约1720年前后在世)撰。王珻,字石和,又字韫辉。孟县(今河南孟县)人。康熙五十九年(1706)进士,官至翰林院检讨。本集无卷数,多为议论文,但所记历史事实虽与正史多有不合,但笔意纵横,颇有气

  • 郑氏孝经解

    一卷。郑玄(127-200)撰。黄奭(约1790-1860)编辑。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经学家。曾先后师从第五元先、张恭祖、马融等人,于经传百家之学,无所不通。郑玄生

  • 汉滨集

    十六卷。宋王之望(?-1170)撰。王之望,字瞻叔,襄阳谷城(今湖北襄阳)人。绍兴八年(1138)进士。教授处州,入为太学录,迁博士。孝宗即位,除户部侍郎,充川陕宣谕使,提升为参知政事,劳师江淮。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