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式古堂书画汇考

式古堂书画汇考

六十卷。清卞永誉(1645-1712)撰。卞永誉字令之,号仙客。镶红旗汉军,一作正白旗。官刑部右侍郎。工画能书,精于鉴赏。朱彝尊论画诗曾有“妙鉴谁能别苗发,一时难得两中丞”之句。当时卞永誉与宋荦皆精于赏鉴,卞永誉为福建巡抚,宋荦为江西巡抚,所以说“两中丞”。此书是辑录前人所记及其自藏、目见的清代以前法书、名画。分书考、画考各三十卷,书考之前先有“书评”、“书旨”,画考之前亦有“论画”,然后考证。其体例是先纲后目,先总后分,先本文后题跋,然后引证它书,全书条理井然。并且征引特详。可谓集著录之大观,尽赏鉴之能事。但所载书画不完全是自己所藏及所亲见,多采自汪珂玉《珊瑚网》、张丑《清河书画舫》诸书。而何为自藏,何为采自它书亦不标出?不若米芾《宝章待访录》以“目见”“的闻”灼然分别。此书还有许多不足处,较明显的如:褚遂良书陆机《文赋》、吴通微书《阴符经》、刘敞书《南华经·秋水篇》、赵孟頫书《过秦论》等,皆与今本大不相同,而此书却全文载录,实为赘疣。反之,陆机《平复帖》、虞世南《枕卧帖》,其文为世所未见,此书却略而不录。再如:所载定武《兰亭》落水本与郁逢庆《书画题跋记》所载前后题跋互有不同。所载神龙《兰亭》与朱存理《铁网珊瑚》所录定武本题跋反多重复。又黄庭坚书《阴长生诗卷》与朱存理、张丑之书所载参错不合,竟有三本;苏轼为赋诗的王诜《烟江叠嶂图》也竟有四本。以上皆不能辨清真伪。还有一些常识性错误,如雁门本为地名,茂苑即长洲,也是地名,而书中则当作是文彭、文嘉的别号。又如明代画家居节(文征明弟子),字士贞,“贞(貞)字印章古篆与“鼎”字相似,卞永誉在此书中则认为居节另字士鼎。还有,书中认为“秋岩”是元代书家吾衍之号,原因是吾衍的《古文篆韵》后有“至元丙戍秋岩记”一条。今以陶九成跋核对,则“至元”乃是“至正”之误,按至正丙戌是至正七年,当时吾衍已去逝三十七年了,其“秋岩”本是陈秋岩,并非吾衍别号。当然,如此宏篇巨制,有诸种错误亦是在所难免,并无损其繁富宏博,及为谈艺家所用。此书主要版本有:路有抄本、八千卷楼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本。

猜你喜欢

  • 文氏五家诗

    十四卷。明文洪(约1461年前后在世)编。文洪字功大,号希素,长洲(今苏州)人。明成化元年(1465)举人。官涞水教谕。此书为明长洲文氏三世五人之诗:文洪著《括囊稿稿》诗一卷,文一卷,其孙文征明著《甫

  • 大乐嘉成

    一卷。明袁应兆(生卒年不详)撰。袁应兆字瑜石,江宁(今属江苏)人,崇祯年间中举人,官任休宁县教谕。明代洪武二十六年(1393)颁布《大成雅乐》于天下,命令学官依式创造。然而奉行的人有的推行有的不推行,

  • 六书音均(韵)表

    五卷。清段玉裁撰。段氏生平著述,见“说文解字注”。是书附于《说文解字注》。卷首有乾隆丁酉(1777年)戴震等序及段氏自序。包括《今韵古分十七部表》、《古十七部谐声表》、《古十七部合用类分表》、《诗经韵

  • 谭藏用诗集

    一卷,《集外诗》 一卷。宋谭用之(生卒年不详)撰。用之生平籍里不详,约唐末宋初人,字藏用。善为诗,太原王景绝南游嵩、洛,用之与之为友,以文章相砥砺。此书《新唐书·艺文志》、《全唐诗》等均有文载入,诗集

  • 诗经逢原

    十卷。清胡文英(生卒年不详)撰。文英字绳崖,江苏武进(在今江苏南部)人,生平事迹不详。著有《诗经逢原》、《诗考补》、《诗疑义释》、《诗疏补遗》、《毛诗通义》、《屈骚指掌》、《庄子独见》诸书。是编书前总

  • 肘后备急方

    八卷。晋葛洪(284-364)撰,梁陶弘景、金杨用道补。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他出身于没落官僚贵族之家,勤奋好学,日樵夜读,博览众书。曾封关内侯。晚年居广东罗浮山修道

  • 清音对字新翻蒙古三字经

    一卷。不著撰人姓名,旧抄本未刊行,无成书年代。全书均为满语、蒙古语两种文字的《三字经》对照本,没有汉字,每句均以满语在先,之后译成蒙古语相对照。有《颐志斋丛书》本。

  • 秣陵春传奇

    清吴伟业撰。其生平见《梅村集》条。此剧写文士徐适,因为家国飘零,浪迹金陵。他好友蔡游,也是个落魄贫寒的文人,两人非常爱好鉴赏古董,徐适家住着南唐的临淮将军黄济。黄济死去的妹妹保仪,本是李后主的宠妃。当

  • 梧州府志

    二十四卷首一卷,清吴九龄修,史鸣皋纂修。吴九龄,江苏沐阳县人,贡生,乾隆二十八年(1763)知府,后升任广东粮驿道。史鸣皋,江苏如皋县人,进士,乾隆三十年(1765)任梧州府同知,三十二年(1767)

  • 圣译楼丛书

    三种,十卷。清李祖年编。李祖年,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县)人,生卒年不详。历官山东文登、益都知县。丛书所刻为其乡贤遗著,共三种:第一种是清杨峒《律服考古录》二卷,认为律由礼出,违于礼则入于律,故参考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