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惜抱轩全集

惜抱轩全集

八十八卷。清姚鼐(1732-1815)撰。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旧时或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散文家。乾隆进士,官刑部郎中,记名御史。历主江宁、扬州等地书院四十年。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曾受业于刘大櫆,为“桐城派”主要作家。主张文章须以“考据”、“词章”为手段,阐扬儒家的“义理”;并以阳刚、阴柔区别文章的风格;同时又发展刘大櫆的拟古主张,提倡从模拟古文的“格律声色”入手,进而模拟其“神理气味”。作品多为书序、碑传之属,大抵以程朱理学为归依。著有《惜抱轩全集》、《惜抱轩遗书三种》、辑有《古文辞类纂》、《江宁府志》。《惜抱轩全集》包括文集十六卷、文后集十卷、诗集十卷(包括古今体各五卷)、诗后集一卷(包括词)、诗外集一卷、法帖题跋三卷、《左传补。注》一卷、《公羊补注》一卷、《穀梁补注》一卷、《国语补注》一卷、笔记八卷、《九经说》十七卷、五言今体诗钞九卷、七言今体诗钞九卷。文集十六卷,收文一百八十篇,分论、议、考、序、跋尾题辞、书、赠序、寿序、策问、传、碑文、墓表、墓志铭、记、赋、祭文诸类。文后集十卷,收文一百三十七篇。诗集十卷,收古体诗二百一十四首,今体诗四百三十七首。诗后集收古体诗四首、近体诗八十四首。外集为试贴一卷四十首。笔记八卷,分经、史、子、集四类。《九经说》十七卷,为《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论语》、《孟子》。五言今体诗九卷,收自·初唐至晚唐八十三人,四百七十八首。其中王摩诘四十七首、李太白四十二首、杜子美一百六十首。七言今体诗九卷,前八卷收唐五十七人,二百八十一首,其中杜子美六十首、苏子瞻三十一首。第九卷收宋,主要是陆放翁之诗八十七首,余者三人,四首。有嘉庆三年(1798)至道光元年(1821)刻本,同治五年(1866)省心阁重刻本,中国书店1991年影印本。

猜你喜欢

  • 史记志疑

    三十六卷。清梁玉绳撰。梁玉绳,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是大学士梁诗正的孙子,梁同书的儿子。《志疑》首载钱大昕元序说,“自少孙补缀,正文渐淆。……而梁玉绳生于名门,世传家学,专精毕力,参班荀,考同异,凡

  • 两溪文集

    二十四卷。明刘球(1392-1443)撰。刘球,字求乐,更字廷振,江西安福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授礼部主事,因胡滢荐侍经筵,改为翰林侍讲。正统初,王振欲征麓川,刘球力谏,忤王振,逮系诏狱,为

  • 隋书地理志考证

    九卷。清杨守敬撰。杨守敬,湖北宜都县人。举人,入民国卒。是书考据诸史和《通典》、《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舆地广记》、《舆地纪胜》、《水经注》、《长安志》、《西域记》等书,分雍州(卷一)、梁州

  • 隶韵

    十卷。附碑目一卷 考证二卷。宋刘球撰。刘球,其生平不详。王应麟《玉海》记载,淳熙二年(1175)刘球表进此书,知其为宋孝宗时人。刘球进表中说:“缮刻墨本装背成册,是仿薛氏款识法贴之例,以墨拓传世”。明

  • 易贯

    ① 十四卷。清张叙撰。张叙字凤冈,太仓人。雍正十年(1732)举人。此书经传次序将“小象”总列于六爻之后,而将“大象”置于《彖传》之前。“小象”置后创自宋吴仁杰,大象置于彖传之前创于周燔。而张叙乃以为

  • 仪礼古文今文考

    一卷。清程际盛撰。际盛原名炎,字焕若,号东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乾隆进士,历官内阁中书,监察御史。初学诗于沈德潜。奉职三十余年,退而闭门专治经学,亦通音韵训诂。著有《骈字分笺》、《续方

  • 业儒臆说

    一卷。清代陶圻撰。陶圻字甸方,秀水(今浙江嘉兴附近)人。此书是作者关于“为学”、“仁”等儒家学说的论述之作,涉及儒家学说的许多方面,全书反对王守仁学说。有《学海类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 七国春秋平话后集

    上中下三卷。全名为《全相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一般都认为是元代讲史艺人说话之底本。讲史话本小说,叙述乐毅伐齐事。书题“后集”,必应有“前集”。此《后集》开头入话略述前事云

  • 周金文存

    六卷。附补遗。清邹安辑。邹安,原名寿祺,字适庐,浙江杭州人。卷一载钟、铎、句、鑃八十六器;卷二载鼎、鬲、甗二百三十器,补遗五器;卷三载敦、彝、簠、簋、豆、登、碗、盏三百九十六器,补遗五十三器;卷四载盘

  • 周颠仙传

    一卷。明朱元璋撰。此书是朱元璋为记述周颠仙事迹而作。据文中所述,周颠仙,建昌(今属四川西昌)人,少得狂病,其踪迹甚怪,初谒太祖于南昌,又随太祖至金陵,后从征平定陈友谅,旋即辞去。陈友谅既平,朱元璋遣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