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大政纂要
六十卷,明谭希思撰。希思,茶陵人,万历甲戌进士,官至四川巡抚。是书所记,自洪武元年(1368)至隆庆六年(1572)凡大事皆编年记载,每帝皆有论赞。卷首载万历己未修撰韩敬序,云:“侍御方壶刘公,持斧畿辅,捐俸刻之。”是此书向曾刊刻。今钞本卷首,仍存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印,则当为未刊以前藏本。其中多涂改增损之处,似即希思之原稿。
六十卷,明谭希思撰。希思,茶陵人,万历甲戌进士,官至四川巡抚。是书所记,自洪武元年(1368)至隆庆六年(1572)凡大事皆编年记载,每帝皆有论赞。卷首载万历己未修撰韩敬序,云:“侍御方壶刘公,持斧畿辅,捐俸刻之。”是此书向曾刊刻。今钞本卷首,仍存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印,则当为未刊以前藏本。其中多涂改增损之处,似即希思之原稿。
见《丁野鹤先生诗词稿》。
二十卷。清臧宪祖修,萧纶锡纂。臧宪祖,辽东广宁人,例监,知县,康熙二十二年(1683)任。旧志始修明永乐间陈时可,后三次续修,今皆不存。顺治四年(1647)都丞吴仕训续修,未及梓而海氛煽乱,康熙十二年
八卷。张瀚撰。张瀚(1511-1593),明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字子文,号元洲。嘉靖乙末(1535)进士,由南京工部主事出知庐州府、大名府。历陕西左布政使、刑部右侍郎、兵部侍郎。隆庆(1567-15
十卷。不著刻者姓名。该帖以甲、乙、丙、丁等十天干为分卷标志,现仅存前五卷王右军书。由于该帖直到清乾隆时才有论及,明以前未见著述,故对该帖真伪各执一词。董香光等认为是南唐时刻,程南村则认为是宋人伪帖。据
十卷。旧题戴少望撰。别本题作戴溪撰。戴溪《宋史》有传,“戴溪字肖望,永嘉(今属浙江)人也。淳熙五年(1178),为别头省试第一,监潭州南岳庙。嘉定八年(1215),以宣奉大夫,龙图阁学士致仕。卒,赠特
六卷。清张棠(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张棠字吟樵。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举人,官至桂林知府,告归后加衔太仆寺少卿。是编原分五集:《白云吟》、《一肩吟》、《独宜吟》、《江上吟》
二卷。唐颜元孙撰。是本乃顺治进士柏乡魏裔介所刊。《四库提要》列入《存目》,称为“别本”。它与湖本、蜀本不同:一是卷端加以考证,或题为“炎武按”,当是顾炎武之语;或不标姓名,不知出于谁手,可能就是魏氏所
十七卷。明丰坊撰。坊字存礼,别号南禺外史。浙江鄞县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任礼部主事。后免官家居,因犯法逃窜吴中,改名道生,字人翁。事迹附见《明史·丰熙传》。丰坊生平喜作伪书,对各种经书都窜乱篇
十卷。目录五卷。宋刘恕(1032-1078)撰。怒字道原,筠州高安(今属江西)人。皇祐进士,官至著作郎。治平年间参与编修《资治通鉴》。著有《十国纪年》、《通鉴外纪》、《疑年谱》、《年略谱》。因司马光修
即《通纪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