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传灯

易传灯

四卷。宋徐总干撰。是书《宋志》及诸家书目俱不著录,朱氏《经义考》亦不载其名。此本采自《永乐大典》,后李氏刻入《函海》而佚其名。归安陆氏《藏书志》依序题曰徐总干。总干乃官名,而非人名,今姑仍之。徐氏子子东《序》谓其父尝师事东莱吕先生祖谦,说斋唐先生仲友。四库馆臣考《宋史》,徐侨尝受业于祖谦,著《读易记》、《尚书括旨》等书。东莱门人又有徐侃、徐绰,《序》无明文,不能定其为谁。《序》中又述其父撰作是书之缘由、大旨,略云:见诸师友璧间伏羲先天八卦图象,笃志学易,佩服师训,早夜究心。薄功名利禄而安恬退隐居易堂,精研先天之学,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系国家兴衰治乱之时用,宝庆间(1225-1227年)遂作《周易大义》,继作《衍义》,续作《传灯》,“究先哲之微言,期后学于同归”。又虑子孙众多,皆欲淑以斯文,故作是书。由此知其书名“传灯”,意欲传其易之家学也。然《四库提要》讥曰:“传灯本释氏之语,乃取之以名经解,殊为乖剌。”通观全书瑕瑜互见,如书中不信系辞,云系辞下传易之为分三章,皆汉儒易纬之文,讹为夫子之作,以诳后世,此说本之于欧阳永叔,大谬。又书中言易数参以五行家言,未免驳杂。然书中也不乏精义,足资采录。如八卦总论十六篇,参互以求,颇能得易之类例。解大壮、大有、夬、乾诸卦,《四库提要》赞其剖析微细。又谓易之取象,该三代制度。如比卦九五言“王用三驱”,与古礼“王田不合围,三面而驱”合。巽卦九二言“用史巫,纷若”,此与古有太史、男巫、女巫之制合,论“易”、“礼”之相通,言而有据,不徒凿空之论。此书版本据邵氏《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载有《函海》本、《经苑》本。又有清传抄《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也收有此书。

猜你喜欢

  • 虞书命羲和章解

    一卷。清曾钊撰。曾钊字敬修,一字冕士,广东南海人,道光五年拔贡生,官至钦州学正。本书大旨是:认为“羲和”一章是历学之祖,其中所说的历象日月星辰,就是后世的恒星七政,各有一天之说所本;其中所说的测中心以

  • 汉隶异同

    十二集。清甘扬声(生卒年不详)辑。扬声字实求,宝山(今属上海市)人。这是隶书异体字的汇编。依照《康熙字典》体例,按地支分为十二集,每集之内亦分作若干部,每部之内录汉碑中不同于今字楷体的隶书(仅与今字波

  • 酿川集

    十三卷。清许尚质(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许尚质,字又文,一字小讷。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本集有赋一卷,杂文二卷,诗二卷,词五卷。宋祖煜序云:“尚质少而业诗,亦喜饮饱,指邑中所谓沈酿川者自号,因以

  • 爱日堂诗

    二十七卷。清陈元龙(1652-1736)撰。陈元龙,字广陵,号翰斋,浙江海宁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授编修,累擢广西巡抚,在粤七年,政绩卓著,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卒谥文简。爱日堂三字

  • 圣门人物志

    十二卷。明郭子章撰。子章事迹见《蠙衣生易解》条。该书乃子章为官晋阳时所辑,主要记载曾游览圣门或因私淑而得以配祀庙庑者,子章各为之作小传,并附以论赞。首列孔子世家,再先贤,先儒,终明代,其中不时杂有周汝

  • 昌邑县志

    ①八卷。清党丕禄修,李肇林纂。党丕禄字秀钟,陕西郃阳人,举人出身,顺治十四年(1657)任昌邑知县。李肇林,邑人,贡生出身,仕夏津县训导。昌邑为汉时北海郡都昌县地,宋建隆中始易名昌邑,元、明、清皆因袭

  • 谢耳伯诗集

    八卷。《文集》十六卷。明谢兆申(约1624年前后在世)撰。谢兆申,字伯元(一作保元),号耳伯,又号太弋山樵,福建邵武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中贡生。前有其乡人曹能始序。黄居中序称,“其平生喜交异人,购异书

  • 平苗纪略

    一卷。清方显(?-1741)撰。方显,字敬斋、周谟,巴陵(今湖南岳阳)人。历任湘乡县教谕、广西恭城知县、贵州镇远知府、贵州按察使、四川布政使、巡抚。该书载作者奉命讨苗事。雍正四年(1726),贵州苗族

  • 攀古小庐文

    一卷。清许瀚(生卒年未详。)撰。许瀚字印林,山东日照人。道光举人。官峄县教谕。许瀚工于训诂,好金石文字。龚自珍称其为北方学者第一。此编为秀水(今浙江嘉兴)高伯平,裒辑瀚之手稿,汇编成帙。卷首有咸丰七年

  • 澄鉴堂石刻

    四卷。清张井得文与可、苏东坡所画竹,属钱泳为其摹刻题咏于石。张井字芥航,道光时为何道总督。此竹为万廉山旧藏,其子万少山献于张井。文与可所画竹,宋元人题咏者有苏轼、范纯仁、米芾、柯九思、吴仲圭、扬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