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晋记

晋记

六十八卷。清郭伦撰。郭伦字凝初号西山,萧山(今属浙江省)人。乾隆年间举人,著有《十七朝史论一得》。《晋记》书前有郭伦序文,称读《晋书》的过程中有感于“取舍失衷,是非瞀乱”的缺陷,以“其中唯诸志稍有可观,悉仍其旧贯;其余删其冗琐,更易旧文。”该书包括世系一卷,本纪三卷,内纪一卷,志八卷,列传四十一卷,十六国录十四卷,历时十五年完成,较《晋书》原本简明,但体例上也有尚未完善之处,例如将司马懿父子改为世系则存在明显的失当。此外《晋书》诸志漏略颇多。《地理志》尤其杂乱无绪,但《晋记》并未掇拾放逸为之葺完,而是仍其旧文,难免有简陋之过。

猜你喜欢

  • 云川阁诗集

    九卷。清杜诏(1666-1736)撰。杜诏,字紫编。江苏无锡人。少时曾从严绳孙、顾贞观游,得其指授。康熙四十四年(1705)玄烨南巡。诏迎銮献诗,特命供职内廷。康熙五十年(1711),举人,翌年钦赐进

  • 诗经考异

    不分卷。清朱鹤龄(详见《诗经通义》)撰。是书附于《诗经通义》之后,竹纸无格,经文大字单行,考异小字双行,旨在辨别秦、汉以下诸本经文之异同。考其所采诸家,于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援据最多。其他群经诸子以及

  • 汉熹平石经遗字

    一卷。清万中立辑。中立字梅崖。家藏金石拓本极多。此书就是以其家藏之宋拓汉熹平石经残字二种,附以翁方纲模刻之本影印而成的。中立於光绪二十三年(1897)得黄易小蓬莱阁所藏汉熹平石经遗字拓本,后一年又得孙

  • 尚书全解

    四十卷。林之奇(1112-1176)撰。之奇字少颖,号拙斋,谥文昭,福建侯官(今福建闽侯)人。宋经学家、文学家。绍兴进士,官至宗正丞。为官期间,朝廷欲令学者参用王安石《三经义说》,之奇斥其说为邪说异端

  • 元西湖书院重整书目

    一卷。元胡师安撰。胡师安,生卒年不详,目录学家。《元西湖书院重整书目》系西湖书院的元代藏书目,也含有宋以来的官府书籍,仅著录书名。经部五十一种、史部三十六种、子部十一种、集部二十四种,共著录一百二十二

  • 谷城山馆文集

    四十二卷。明于慎行(1545-1607)撰。于慎行,字可远,更字无垢,今山东省东阿县人。隆庆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慎行学贯百家,明习典故,文学已为时冠。有《读史漫录》、《谷城山馆诗集》等。此书乃其所作

  • 仪礼释官

    九卷。清胡匡衷撰。匡衷另有《畿内授田考实》,已著录。书首自序称:“周官三百六十,皆纪天子之官,而诸侯之官弗传。春秋列国之官,莫详《左氏传》,而往往出东迁后,不尽可据。惟《仪礼》制自周公,燕射聘食诸篇,

  • 卢抱经增校诗考

    四卷。清卢文弨(详见《诗考校注》)撰。此书丁氏善本书室《藏书志》称为善而又善之本。今所见此书,当为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校后,写官所录副本,且非最后定稿,故书后无卢氏初校跋语,亦无卢氏庚子年(17

  • 汲古阁校刻书目

    一卷。明毛晋撰。毛晋(1598-1659),原名凤苞,字子久,改名晋,字子晋,号潜在,晚号隐湖,又号汲古阁主人,笃素居士,江苏常熟人。汲古阁为其藏室名,所藏逾八万四千余册。目中附刻有毛晋印记之原本,记

  • 亥白诗草

    八卷。清张问安撰。张问安字季门,号亥白,四川遂宁人。亥白与船山元季竞爽,号称二雄。生卒及事履不详。而于诗,则船山天才秀拔,亥白学养深隽,皆一时之杰。此诗草八卷,分为《永毕轩合稿》、《八蜀集》、《岭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