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不著撰人。此记无著述时间。此记升元寺条中,记载李玉时期升元阁仍存在,此梁朝文物,故推断此记为宋代初年手笔。是篇记梁代诸寺院,文笔雅洁。唐代释清澈著《金陵寺塔记》30卷,收入《唐书·艺文志》中,是
十六卷。明来知德(生卒年不详)撰。知德字矣鲜,梁山(今四川梁平)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事迹见《明史·儒林传》。知德自乡举之后,即移居万县深山中,精思易理,历二十九年而成是书。其立说专取《系
十卷。魏何晏、孙邕、郑冲、曹羲、荀觊等五人共撰。何晏以亲贵总领其事,所以往往省称为何晏著。何晏(?-249)字平叔,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外戚、大将军何进之孙,曹操的假子,娶魏公主。好修饰,耽
①五十四卷,图经一卷。清郭廷弼王修,周建鼎、包尔赓纂。康熙二年(1663)刻本。郭廷弼,汉军镶白旗人,贡生,官松江知府。该志卷首图经;卷一沿革年表、分野、疆域;卷二山;卷三水;卷四土产;卷五风俗、户口
十卷。清陈增新(生卒年均不详)编。陈增新字子更,嘉善(今属浙江)人。顺治初,增新与同里魏学渠等结社相唱和,称“柳洲八子”。其后攀附者日众,共七十余人。著《柳洲诗集》。此集共十卷。今观其集,其诗体格相似
四卷。劳经原撰。劳经原,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浙江仁和人。子格,长于考证、校雠之学。府兵制自西魏、北周、隋之世,陆续增补设置,至唐初始臻完备。但两《唐书》所载均不详确,设府数目说法不一。劳经原鉴于此种状况
八卷。明张次仲(1589-1676)撰。次仲字元岵,号待轩;初名允昌,字孺文,晚号浙汜遗农。浙江海宁人。明亡后,绝迹人事,著述甚富。有《周易玩辞》、《困学记》、《待轩诗记》、《待轩集》。是书前载总论二
一卷。清谈迁(1594-1657)撰。谈迁原名以训,字若观,浙江海宁人。明诸生。入清后更名迁。所著多种,有《海昌外志》等。是编载曹溶所辑《学海类编》中,即谈迁《枣林杂俎》之一卷。所谈诗文,皆不出明人门
六卷。明李日茂(约1601年前后在世)撰。李日茂,字文华,号培吾,河北青县人。生卒不详。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官至山东按察司副使。著有《永思斋文集》。此集共六卷,皆文而无诗。日茂为人刚正,故其
二卷。清黄生撰。黄生(1622-?)字扶孟,号白山,歙县(今安徽歙县)人。明诸生,入清不仕。对文字训诂深有研究,谙熟以声音通训诂之道,颇多创见。所著书皆奉诏销毁于乾隆年间,仅《字诂》一卷、《义府》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