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枕中书

枕中书

一卷。旧本题晋葛洪撰(不确)。《枕中书》,又名《枕中记》,主名《元始上真众仙记》,略称《上真众仙记》、《元始上真记》、《众真记》。书中所述的主要内容是诸神仙结精化生、官号及治所等。先叙葛洪于罗浮山夜遇玄都太真王,得授“真书”、“真记”。其“真书”中说:元始天王即盘古真人之号,与太玄玉女(号为太玄圣母)通气结精而生天皇,书为扶桑大帝东王公,号为元阳父,又生九天玄女(号为太真西王母)。天皇受号十三头后生地皇十一头,地皇生人皇九头。其“真书”中还称伏羲、神农、祝融五龙氏等是三皇之苗裔,以记述天地生成及元始天王诸人名号。其“真记”载述古代所传重要神仙和道教人物的事迹,并罗列古代帝王和圣贤,如其称“太吴氏为青帝,治岱宗山;颛顼氏为黑帝,治太恒山;祝融氏为赤帝,治衡霍山;轩辕氏为黄帝,治嵩高山,金天氏为白帝,治华阴山”等,以述众仙的职掌、名号和治所等。书中所记神仙人物,起于太古而止于晋代许溢、许玉斧(即许翙)等。此书对后世道教颇具影响,清代学者对其则不以为然。《四库提要》除考证此书非葛洪所作之外,并斥其“书中说多谬悠”、“诞妄尤甚”。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对此书进行了认真的考证,并提出更加充分的证据说明此书非出葛洪之手,肯定地认为《宋史·艺文志》神仙类著录《上真众仙记》、《通志》所列《元始上真记》都是《元始上真众仙记》的“省称”。而《说郛》所载《枕中记》及《四库提要》著录《枕中书》都是明人所刊而没其本名。任继愈等《道藏提要》称此书是六朝上清派之书,又因此书所述与梁陶弘景《真诰》有某些雷同之处而进一步推定此书或与《真诰》“为同一时期作品”,其说极是。然此书虽非出于晋人手笔,若为六朝人所为,也算希罕之书,对后世学者研究道家之学,仍为可参考之作。考《道藏》中另有《枕中记》、《枕中经》二书。其前者为孙思邈撰,内言修身养生之道,长寿求仙之法。其后者无撰书人姓名,内言拘魂守魄凝聚精神,辟鬼度厄、却病延年之术。二书均与此本《枕中书》不同。现存《枕中书》有明《道藏》(题《元始上真众仙记》)本、《说郛》本,清《四库提要》据江苏巡抚采进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

猜你喜欢

  • 鲁望集

    十二卷。明袁尊尼(1523-1574)撰。袁尊尼,字鲁望,江苏吴县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官至山东提学副使。此集纯为七子之体,故王世贞序极称之。其诗多属朋友间问答,自我感怀之制,格局皆不大。

  • 慧琳一切经音义

    一百卷。唐代释慧琳(737-820)撰。慧琳,俗姓裴,疏勒国人,幼习儒学,出家后住京师西明寺,师事不空三藏,对印度的声明、中国的训诂,都有深入的研究。在以往各家音义基础上,他更根据《韵英》、《考声》、

  • 慕义堂梁帖

    八卷。清冯宜瑜汇刻梁同书书。梁氏之帖,有嘉兴吴氏之《青霞馆帖》、濮院陈氏之《瓣香楼帖》、风泾张氏之《娱志居帖》,并此而为四。嘉庆二十二年(1817)刻成。其中多为梁同书晚年书,有九十一岁之作,犹然笔笔

  • 内业

    一卷。周无名氏撰,清马国翰辑。《汉书·艺文志》儒家《内业》十五篇。《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均不著录,佚已久矣。王应麟《汉志考证》谓《管子》有《内业》篇,此书恐亦其类,马国翰即据《管子》录入,

  • 天台山志

    一卷。作者佚名。书末称世祖皇帝封道士王中立为仁靖纯素真人,故知为元人所作。书中称前至元间,又知作者当为元顺帝时人。《四库全书总目》云:“其书颇典雅可观,惟七十二福地一条,不引杜光庭书而引记纂渊海,知为

  • 方言笺疏

    十三卷。清钱绎、钱侗撰。钱绎(1770-1855)初名东墉,字以成,一字子乐,号小庐居士。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县)人。少承家学,与兄东垣、弟侗皆潜研经史、小学,时称“三凤”。所著尚有《训诂类纂》、《尔

  • 汉书注考证

    一卷。清何若瑶撰。何若瑶,字石卿、广东番禺人。道光二十一年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卒年六十岁。《汉书注考证》卷首有他的自序。他撰此书目的在考证《汉书》旧注。如《景帝纪》“禁马高五尺九寸”,而《昭帝纪》中

  • 少峰草堂诗集

    一卷。明林应亮(约1545前后在世)撰。林应亮字熙载,福建侯官人,林春泽之子,生卒不详。嘉靖壬辰(1532年)进士,总督仓场。著有《少峰草堂诗集》。此集为林应亮诗集。据《千倾堂书目》载,此集作二卷。而

  • 卓光禄集

    三卷。明卓明卿撰。生平见《卓澄甫诗续集》条。明卿著有《卓氏藻林》,已著录。所著有《卓澄甫诗集》、《续集》、《北游稿》、《文集》、《三山游稿》诸编。其子卓尔康请曹子念裒合删定,编为此书,凡三卷。然其诗颇

  • 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

    见《前汉书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