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林东城文集

林东城文集

二卷。明林春撰。生卒年未详。林春,字不仁,号东城,福建福清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吏部文选司。林氏先世以武弁起家,占军籍。幼敬事王阳明,及领会元官吏部谢病归。犹有坐云则坐,食云则食之风,为世所称。论学悟治标反本之说,与唐应德相切磋,平居矜崖岸,锁门谢客,箪瓢屡空,处处晏如。时搢绅之士,会京师讲学者数十人,发挥师传,推山阴王汝中,志行慑实,推春及吉水罗违夫。生平不欲存稿,成即毁去。兹集为张淳搜辑遗稿,以付其子晓晖、孙文谷刊。集中多为讲学书札。访王龙溪纪事一则,缀次琐屑,若无意为文。然一种温润和平气度,深得古作者之意。王龙溪谓春论学尝云:天然之和,盎然出之,是文也。殆所谓盎然出之邪,又按项乔瓯东文录诬善记,载春在吏部,一贽不受,一德不贰,以度才授位,行义达道自许。时夏桂洲在阁,每一进退,必欲咨禀而后行,春难之。遂有以原籍求益牌坊而论劾者,春发情奏辩求退,未几以暴疾卒官邸。则春固刚方守正之士,非惟文学超群,而风节清望,尤可钦佩。此集有吴兴列氏嘉业堂藏明嘉靖刊本。

猜你喜欢

  • 大宋僧史略

    三卷。宋代释赞宁(919-1001)撰。赞宁生平事迹详见《宋高僧传》辞条。《大宋僧史略》一书,亦简称《僧史略》,虽名为僧史,事实上是佛教事物及佛教典章制度的起源和沿革的记载。赞宁受宋太祖之命编修此书,

  • 青箱堂文集

    十二卷。《诗集》三十三卷。清王崇简(1602-1678)撰。王崇简,字敬哉。直隶宛平(今属北京)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明灭亡后,携家人南游江浙。顺治三年(1646)出仕,官至礼部尚书,后因

  • 西樵遗稿》

    八卷。明方献夫(?-1544)撰。方献夫,字叔贤,南海(今属广东)人,生年不详。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历吏部员外郎,累迁吏部尚书。著有《西樵遗稿》、《周易传义约说》。方献夫早年曾读书于西樵山,故

  • 闽中稿

    一卷。明李奎撰。李奎为明代诗人,字伯文,号珠山,又号龙珠山人。归安(浙江吴兴)人。生平事迹见《李伯文诗集》文。他听说李攀龙、徐中行及山人谢榛等结成诗社,便带着自己所作的诗前去造访,诸君子极为惊讶,便邀

  • 声位

    一卷。清林本裕撰。详见“等音声位合汇”。此书似无单行本。

  • 春秋纲领

    一卷。清吴凤来撰。详见《春秋集义》条。

  • 韵编

    见“中州乐府音韵类编”。

  • 十三经拾遗

    十六卷。清王朝渠(生卒年不详)撰。朝渠字揆方,号达诠,江西万年(今万年县)人。乾隆四十四年举人,由大挑选义宁州训导,勤于其职,课士有方,升任直隶宁河县知县,兴利除害,培养人材,有循吏之称。生平植品砥行

  • 摸鱼子

    高爱山隐居爱吾庐、傍湖千顷,苍茫一片清润。睛岚暖翠融融处,花影倒窥天镜。沙浦迥。看野火涵波,隔柳横孤舴艇。眠鸥未醒。甚占有得莼乡,都无人见,斜照起春暝。还重省。岂料山中秦晋,桃源今度难认。林间即是长生

  • 士礼居丛书

    十九种,一百九十四卷。清黄丕烈(1763-1825)编辑。黄丕烈字绍武,号荛圃,又号复翁、佞宋居士,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乾隆举人,官主事。喜藏书,得宋刻图书百余种,题其书室为“百宋一廛”,乾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