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溪潘氏文献
二卷。清潘书磬辑。书磬,字汝璜,自称颍川逸叟,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布衣。桃溪为婺源一乡。书中所载系宋、明时期桃溪潘氏名人传记及诗文。书前有周曾培、汪基二序及书磬自序,书后附《颍川先生行略》,即编者自传。另附《桃溪潘氏世代纪略》、《桃溪潘氏尺牍》。此书初刊于雍正五年(1727),乾隆三十七年(1772)重刊,有其曾孙潘联彩后跋。
二卷。清潘书磬辑。书磬,字汝璜,自称颍川逸叟,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布衣。桃溪为婺源一乡。书中所载系宋、明时期桃溪潘氏名人传记及诗文。书前有周曾培、汪基二序及书磬自序,书后附《颍川先生行略》,即编者自传。另附《桃溪潘氏世代纪略》、《桃溪潘氏尺牍》。此书初刊于雍正五年(1727),乾隆三十七年(1772)重刊,有其曾孙潘联彩后跋。
十二卷。此书未著编辑者名氏,时代亦无可考。取程子《易传》、朱子《易本义》合成一书。冠以图说、纲领各一篇。均从《易经大全》中抄录。故意改变朱子《本义》的次序以从程子《易传》,版式字画颇为工整。曹寅《栋亭
四卷。《附录》一卷。宋陈长方(1108-1148)撰。陈长方,字齐之,号唯室先生,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绍兴八年(1138)进士。曾官江阴县学教授。长方父陈侁,与游酢、杨时、郑浩、陈侁等交游颇深,
七十三卷。明何乔远编。何乔远字稚孝,号匪莪,福建晋江人。生卒年待考。万历年间进士。崇祯时官累南京工部右侍郎。著有《闽书》。此书以明代诗文分体编次,各体之中又复分类,自洪武迄崇祯初年。自序云:国家之施设
① 一卷。清郭笙愉(生卒年不详)辑。笙愉,女,字润玉,湖南湘潭人,李星沅妻。本集辑郭氏三代仕女诗作。《独吟楼诗》,郭步韫(生卒年不详)撰。郭步韫,为郭润玉姑祖母。是集序称其家诗事以步韫为导,一传三代,
三卷。旧本题王松年(生卒年不详)撰。王松年,唐末五代人,天台山道士。撰有《仙苑编珠》三卷。古来记述神仙事迹者,常以“仙传”、“真记”等为题目,王松年则以《仙苑编珠》为题。据王松年自序所述,他撰《仙苑编
一卷。吴梅(1884-1939)撰。吴梅,字瞿安,一字灵,晚号霜崖。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早年屡试不中,转而致力于诗、古文、词及古乐曲。先后在东吴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光华大学、中央大学
一卷。清单为札撰。为札,生卒年不详,字伯平,号芙秋,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县)人。嘉庆十八年(1813年)拔贡,历官栖霞教谕。著有《春秋述义》、《四书述义》、《读礼札记》、《读经札记》、《韩文一得》、《奉
二卷。清王坦(生卒年不详)撰。王坦字吉途,南通(今属江苏)人。王坦作此书,本照《律吕正义》的宗旨,而加以推究阐明。其五声数论琴之说,认为丝乐弦音,应当以五声之数定其丝纶多寡之数为体,徽分疏密之数为用,
七卷。明王晔撰。王晔字韬孟。江苏金坛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任江西吉安府推官。选授南京吏部给事中,迁山东武定兵备佥事。此集文五卷,诗及日录各一卷。卷帙与《千顷堂书目》所载同。过庭训
十二卷。清李慎儒撰。李慎儒字鸿轩,江苏丹徒人。本书以南宋蔡沈的《书集传》为主,但对于蔡沈的谬误,也多所驳正。比如释“浮于淮、泗,达于河”,李慎儒引经据典,对蔡氏之谬误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订正。同时,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