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潜江县志

潜江县志

①清王又旦修,朱士尊、向大观纂。王又旦,字幼华,陕西郃阳人,进士,官潜江知县。朱士尊,字伟臣,一字石户,晚年华农老人,本县人。向大观,字望湄,号迈舫,本县人,进士,官怀远知县。按潜江,汉为江陵县地,宋乾德三年(965)始置县,属江陵府,元属中兴路,明初属荆州府,嘉靖后属承天府,清改承天府为安陆,县仍属之。县志自明弘治知县史华创修,万历间知县潘之祥续之,又有吕楠纂县志,先后俱佚。康熙十年(1671),知县王又旦重谋修纂,聘朱士尊、向大观主其事,成志。《潜江县志》康熙十年(1671)刻本。其书今已散佚不全,仅存卷三半卷,卷四至卷七及艺文上下二卷。存目有田赋志、户口志、经费志、铺驿志、河防志及艺文志。朱士尊早年知名,遭逢变革,遂绝意功名,以讲学论文为事。至县中修志,出主志局,同纂者除向大观外,还有本县人李世儒及朱士尊之子载震,朱士尊出力居多。据康熙三十三年潜江县志凡例称,此志开局未及竣工,适值军兴,王又旦去职,其事遂废。故志无完帙,体例也不全。康熙刘焕志,由朱士尊之子朱载震主纂,多据旧本而成。此志虽半佚,亦可从刘焕志知其梗概。② 二十卷,首一卷,清刘焕修,朱载震纂。刘焕,字文山,陕西清润人,监生,官潜江知县。朱载震,字悔人,本县人,选贡,候选知县。县志明代共三修,康熙十年(1671)王又旦曾一度续修,未能成书。刘焕知县事,延朱载震继纂。朱载震为朱士尊之子,康熙十年(1671)时佐其父修志,熟谙掌故,以前志未竟为遗憾,毅然任其事,遂成志。《潜江县志》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本。全书二十卷首一卷。分为:卷一县纪沿革,卷二天官志,卷三舆地志,卷四建置志,卷五学校志,卷六卷七乡祀志,卷八风土志,卷九赋役志,卷十河防志,卷十一至卷十二秩官志,卷十三至卷十四选举志,卷十五至卷十八人物志,卷十九至卷二十艺文志。朱载震修志,效其父,取材慎审,凡事必考其实而后记。而人物、职官诸类,尤不轻易着笔。往昔方志,重在舆地,迨后以人物职官入志,地不变而人事代有变更,县中巨公硕辅,代不乏人。其令子慈孙,欲表彰先世,以鸿儒、士隐、忠节、孝义,纷纷踵告,流俗者为避纠纷,必将尽载简册。朱氏本核必信不浮不夸不曲讳之旨,痛加削芟,此志成后,颇为各方称道。

猜你喜欢

  • 儒林宗派

    十六卷。清万斯同(详见《庙制图考》)撰。本书记孔子以下迄于明末儒家各派授受源流,各以时代为序,其上无师承后无弟子者,则列入附录。所列仅及人名、字号、师承与弟子,间有籍贯,而无事迹。自朱熹《伊洛渊源录》

  • 太仓直隶州志

    四十卷。清吴承潞修,叶裕仁等纂。吴承潞,曾任太仓知州。叶裕仁,邑人。光绪二年,太仓知州吴承潞设立志局,延聘名流,据《嘉庆志》为底本,参考前志,并搜罗里志之可摘者,重纂太仓直隶州新志。后因嘉定、宝山、崇

  • 五经类纂

    十六卷。清秦伯龙、秦跃龙兄弟合撰,门人尤金禄等校订。伯龙字蛟门,江南无锡(今属江苏省)人,雍正二年进士。跃龙字山公。二人生卒年乃经历均不详。本书卷首有伯龙、跃龙所作两序。跃龙之序大略说,汉儒治经,大多

  • 洛书甄曜度

    不分卷。清黄奭辑。此书最早辑本为明末孙珏所辑,载《古微书》中,只二则。黄氏所辑较孙氏多三十余条,其中《开元占经》二十六条、《清河邵本》五条、《后汉书·王符传》一条。但其中有些以郑玄注之注释推断,并非《

  • 说文古语考

    一卷。清程际盛(生卒年不详)撰。际盛原名炎,字奂若,江苏长洲(今苏州市)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进士。著作尚有《说文引经考》、《续方言补正》等。此编乃是专门辑录考释《说文》中用以说解字义的古语之

  • 辨字诀

    一卷。又名《助语辞补义附录》,清初王鸣昌撰,魏维新摘订。是书收单音及复音虚词二百四十一个,其中颇多方俗词。析为七类:起语辞、接语辞、转语辞、衬语辞、束语辞、叹语辞、歇语辞。侧重分析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

  • 主制群征

    二卷。德意志汤若望(?-1666)撰。汤若望字道未,耶稣会士,生于科隆。1622年与金尼阁神甫来中国,先在北京学汉语,后到西安传教。1630年被召回北京,同意大利耶稣会士罗雅谷绘治天文历法,编成《崇祯

  • 新修江宁府志

    五十六卷。清吕燕昭修,姚鼐纂。吕燕昭,字仲笃,河南新安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举人,官知县,擢知州,迁知府,嘉庆十二年来任江宁知府。姚鼐(1732-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旧称惜

  • 廉吏传

    不分卷。明黄汝亨(1558-1626)撰。汝亨生平事迹见《古奏议》条。该书主要记叙历代廉吏的事迹。汝亨之前,宋代费枢已作有《廉吏传》,然汝亨认为该书只录春秋至五代、且只有一百一十四人,尚为阙略,故搜采

  • 方圆阐幽

    一卷。清李善兰(1811-1882)撰。李善兰字壬叔,号秋纫,浙江海宁人。他自幼聪颖好算,十岁读《九章》,无师自通,以后又学《几何原本》前六卷、《测圆海镜》和戴震的《勾股割圆记》,颇有所得,他说:“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