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珊瑚网

珊瑚网

四十八卷。明汪砢玉(生平详见《古今鹾略》)撰。此书成于崇祯十六年(1643)。此书分“法书题跋”与“名画题跋”各二十四卷。录汪砢玉自藏、目见和抄集的书画题识、题跋,以及收藏家的收藏目录。其间也有一些汪砢玉自撰的跋语,语说。书中搜集的名迹也很多。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中曾说,汪砢玉留心著述,所辑《珊瑚网》一编,与张丑《清河书画舫》、《真迹日录》并驾而行。按张丑从其高祖以下,四世鉴藏。汪砢玉之父汪爱荆与嘉兴鉴赏名家项元汴交好,筑“凝霞阁”以贮书画,收藏之富,甲于一时。可见汪砢玉与张丑之凭借大体相同。所以二人皆能搜罗荟萃,各成名著。二人之书相比,张丑的两本前后编次、年月皆不甚明确。汪砢玉此书则前列题跋,后附论说,较之张丑之书可谓纲目有致。但书中所载法书、多有目睹耳闻,据以著录,不都是汪砢玉所藏,而都一例载录,不曾注明,未免难于区别。中间所载原迹,或全文、或摘录,也没有标出。此书中其它方面亦有失于精审之处,如说唐刻《定武兰亭》有二石,焦山《瘗鹤铭》有三石,则见其真伪不辨。又以李邕书《云摩将军李思训碑》误为李邕《李思训碑》,以宋人所刻《临江帖》误为唐拓,则失其考据。但总观其书,瑕不掩瑜,其于宋、元诸家铭心绝品,以录极详,可见收藏之富,罕有其比。后来清代卞永誉《式古堂书画考》、厉鹗《南宋院画录》,皆借此书而成。另外此书于书跋之后有“书旨”“书品”,画跋之后有“画继”“画评”,皆杂录旧闻,难免挂一漏万。此书主要版本有:《适园丛书》本、路有抄本、振绮堂有抄本、知不足斋抄本,八千卷楼抄本、《美术丛书》本等。

猜你喜欢

  • 画说

    ① 一卷。明莫士龙撰。莫士龙字云卿,后更字廷韩。华亭(今上海松江县西)人。万历年间以贡入国学。书中论画以李成为北宗,以王维为南宗。又认为有轮廓无皴法谓之无笔,有皴法无轻重、向背、明晦谓之无墨。此论颇合

  • 铁立文起

    二十二卷。清王之绩撰。王之绩字懋功,斋名铁立,安徽宣城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共二十二卷,皆论作文之法。卷首曰《文体通论》。前编十二卷,共九十三种。后编十卷,自王言至论判,共四十八种。大略采之《文

  • 太素脉秘诀

    二卷。旧题青城山人张太素(生卒年不详)撰,刘伯详(生卒年不详)注。张太素,大约唐代人(一说明人,不确),生平事迹不详,传为仙人。刘伯详,明代医官,事迹不详。此书又名《家传太素脉秘诀》,简称《太素脉诀》

  • 中说

    三卷。元敖(生卒年不详)撰。敖字、号、籍贯及生平事迹均不详。此书主要依据历代图书,杂以佛教、道教学说撰成。书中首先绘出先后天理数图,又绘有求仁尽性诸图,各图之下附以文字论述和说明,文图并茂,颇有特色。

  • 清河书画表

    一卷。明张丑(生平详见《清河书画舫》)撰。此表是记张丑家累世所藏书画。前有自序,称其始祖号真关处士。那时便开始收藏书画,时有黄庭坚、刘松年等人真迹,后散佚无存。其高祖出于明代书家沈度、沈粲兄弟之门,其

  • 孙溪朱氏经学丛书十三种

    三十八卷。清朱记荣编。朱记荣,生卒年与事迹均不详。南北朝时,经学分成南学和北学。隋唐统一后,唐太宗因感儒学多门,章句繁杂,加之南北经学的不同对科举取士多有不便,欲将异说纷纭的经义统一起来,便召见国子监

  • 大学全文

    一卷。明崔铣(1478-1541)撰。铣字子钟,号后渠,河南安阳人。明经学家,其学以程、朱为宗。著有《读易余言》、《中庸凡》、《程志》、《皇明理学名臣言行录》、《崔后渠集》等。是书先全文后通释。文遵古

  • 文编

    六十四卷。明唐顺之(1507-1560)编。唐顺之,武进(今江苏省南部)人,字应德,一字义修。嘉靖八年(1529)进士第一,官左佥都御史,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顺之学问渊博,留心经济、天文、地

  • 桂氏遗书十五种

    六十五卷。清桂文灿(1849-1886)撰。桂文灿,字子白,广东南海人。道光乙酉(1849年)举人,光绪九年(1883年)选湖北郧县知县,十年(1884年),建议政府加强军队、操练士卒,宣讲守御方略有

  • 唐音戊签

    二百六十五卷。明胡震亨编。胡震亨字孝辕,号遁叟,赤城山人。浙江海盐人。生卒年未详。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进士。官累兵部员外郎。著有《海盐县图经》。其所撰《唐音统签》一千二十七卷,以十干为纪,即甲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