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琐语

琐语

一卷。清章恺(生卒年不详)撰。章恺字虞仲,江苏嘉善(今属浙江省)人,乾隆乙丑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本书附于文集后,共收入《易》十七则,《书》十八则,《诗》三十九则,《左传》十二则,辨异正讹,一丝不苟。尤其可取的是,如认为《泰誓》称“肆予小子发”,《牧誓》称“今予发”,《武成》称“惟有道曾孙周王发”,对周武王姬发的名字都不避讳,而《金縢》篇独称“惟尔元孙某据称卒哭”而避讳,《泰誓》、《牧誓》、《武成》写作于武王时,因此不讳名,《金縢》作于成王时,因此讳名而称某。又认为《书序》说“祖乙圮于耿”,而不说所迁的地方,显然存在缺文。根据《史记》:“祖乙迁于邢”,《竹书纪年》“自耿迁于庇”,不论是“邢”是“庇”,在“耿”之后一定有一次迁移,才能达到盘庚以前“五邦”的数目。又认为《柏舟》序说“卫世子共伯早死”,既然说是“世子”,那么就不是已立之君,一定死在僖侯时,因此得以谥为“共伯”,并以此证明《史记》所载卫武公杀兄是捏造。又根据《豳诗谱》说公刘从邰迁到豳,而《国语》却说“不窟失官,自窜于戎狄之间”,认为这里所说的“戎狄之间”就是邰,弃本来封地在邰,夏朝衰落,弃、稷未曾致力于邰,不窟于是出来管理,并非奔匿,不窟迁邰和公刘迁弨,是两件事。其他考订,也大多颇有见地,个别略嫌拘滞。有嘉庆五年全集附刊本,《说郛》(商务印书馆本)卷六十四也曾收录。

猜你喜欢

  • 温病条辨

    六卷。清吴瑭(1758-1836)撰。吴瑭字鞠通,仪征(今江苏淮阴)人。年青时习儒,十九岁时因父亲病故,哀痛欲绝,发愤攻医。四年后,其侄又病温,遍请时医治治疗不效。吴瑭因当时初学医术,对温病亦不得要领

  • 人道谱

    无卷数。清闵忠(生卒年不详)撰。闵忠归安(今浙江省吴兴县)人。《人道谱》是闵忠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是仿刘宗周(著名哲学家)人谱之意而撰,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人之必要,即做人的宗旨。全书共分八

  • 天文本单经论语校勘记

    一卷。清叶德辉(1864-1927)撰。德辉字焕彬。号直山。一号郎园。湖南湘潭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其著述颇丰,辑有《孟子刘熙注》一卷,辑蔡邕《月令章句》四卷,《古今夏时表》一卷,《释人疏

  • 洪范口义

    二卷。宋胡瑗(详见《周易口义》)讲授,瑗门人编录。《洪范》系《尚书》重要篇目,旧传为商末箕子所作,近人或疑出自战国时人之手。周武王灭商后,向箕子询问治国方略,箕子依据《洛书》,详细阐述了五行、五事、八

  • 野菜谱

    一卷。明王磐(生卒年不详)撰。王磐,字鸿渐,号西楼,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约生活于明正德、嘉靖年间。因江、淮之间连年水、旱,饥民多采食野菜充饥,王磐热心饥民因误食有毒野菜而丧命,便多方调查访问,写成

  • 理藩院则例

    六十四卷。清松森等奉敕修。松森,正蓝旗人。清宗室,同治四年(1865)进士,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理藩院尚书。是书为光绪十六年(1890)续修之本。前有通例,旗分、品秩、袭职、职守、设官、擢授、奖惩、比

  • 雁荡山樵诗集

    十五卷。明章玄应(约1475年前后在世)撰。玄应,字顺德,东瓯乐清(今浙江乐清)人。生卒年不详。恭毅公章纶长子。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任南京礼、工二科给事中,累官至广东布政使。其孙朝凤任福建佥事

  • 东莱吕氏两汉精华

    二十八卷。宋吕祖谦编辑。包括《东莱吕氏西汉精华》十四卷、《东汉精华》十四卷,详于本纪而略于表志、摘要评论,归类备览。版本有明正德元年(1506年)刻本和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唐藩朱弥锟刻本等传世

  • 易参

    五卷。明钱彭曾撰。彭曾号觉龛,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此书用注疏本,没有载经文,只标明每节题目。首为图说,方圆黑白均是易外枝节,但从宋代以来,犹有所受。又旁及历法、推步、奇门、九宫、干支、纳音,虽不得

  • 易纬坤灵图

    “坤灵图”一作《灵图》。《易纬》之一。已佚。撰者不详。孙珏说此书配《乾凿度》名篇。马氏《经籍考》著录一卷。仅存论乾、无妄、大畜卦辞及史注所引“日月连璧”数语。缺漏散佚颇多。辑本有《四库全书》本、聚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