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痛史

痛史

共三集二十五种。第一集二十种,第二集一种,第三集四种。乐天居士辑。乐天居士,真实姓名及事迹不详。此编汇辑明清之际的野史汇编。第一集辑有《福王登极实录》、《哭庙纪略》、《丁酉北闱大狱纪略》、《庄氏史案》、《研堂见闻杂纪》、《思文大纪》、《弘光实录钞》、《淮城纪事》、《崇祯长编》、《浙东纪略》等二十种;第二集为《甲申朝事小记》;第三集有《虔台逸史》等四十一种。该书编成于辛亥革命之际,故对于明朝灭亡、清军入关之残暴、江南人民抗清斗争以及清初文字狱等方面情况记述得极为详备,以唤起人民参加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取义于“国有忧患,民有余痛”,故名“痛史”。该书辑录的皆为当时所罕见的珍贵史料,其中如《东塘日札》(即《嘉定屠城纪略》)系根据未被改窜的旧抄本辑录,史料价值很高。出版后得以广泛流传。有宣统三年(1911)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二十七回。晚清吴趼人(详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著。长篇历史小说,叙南宋末年在元军大举南攻之下败亡失国的历史。书中描写了以宋度宗为代表的南宋皇室昏庸偏安、在强敌入侵时惊惧无措的衰朽局面,大力指斥抨击了以贾似道为代表的汉奸人物,歌颂了文天祥、胡仇、谢枋得等危难之际奋力抗敌报国的民族英雄,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异族入侵的无比愤慨。该书以南宋末时民族危亡的历史为背景,着力攻击了汉奸人物的无耻侍敌、卖国求荣。书开头第一回就说:“说也奇怪,那些投降到外国的中国人,……非但没有尽忠报国的心,反有一种卖国求荣的心,真叫人无可奈何了。”可见该书于清末国势衰微、帝国主义势力入侵的形势下写南宋这段历史,其中明显寄寓着作者对现实的痛心和感愤。阿英先生评价说:“在晚清的讲史中,这是最好的一部。无论是内容上,或是技术上,都有很好的成就。这小说在当时影响很大。”该书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新小说》上连载刊出,1911年上海广智书局出版单行本。1956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整理校正本。

猜你喜欢

  • 东壁遗稿

    二卷。明蒋寿(约1476前后在世)撰。蒋寿,字仰仁,长洲(今江苏)人。生卒年不详。徐有贞之外孙。九岁能究经史百家言。十一岁补郡学生。年仪十七岁卒。蒋寿才气溢发,为文有苏轼风。著有《东壁遗稿》二卷,祝明

  • 七克

    七卷。明朝时西洋人庞迪我撰。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成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主要论述天主所禁罪者共七条:一谓骄傲,二谓嫉妒,三谓悭吝,四谓忿怒,五谓迷饮食,六谓迷色,七谓懈惰于善,庞迪我以此而作此

  • 山林清气集

    一卷。《续集》一卷。元释德净撰。德净字如镜。生卒年未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泰定天历间曾与仇远、冯子振,白珽诸人游。其诗皆五七言律体。续集共诗七十六首,而咏物者达五十三首。格调皆浅弱。末有附集一卷

  • 仪礼集编

    四十卷。清盛世佐(生卒年不详)撰。世佐字庸三,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乾隆举人。曾任龙里知县。除著有《仪礼集编》外,又订正杨复《仪礼图》。是书成于乾隆十二年(1747),汇集古今说《仪礼》者一百九十七家

  • 砭傲金针

    一卷。清同治年间华耶稣会士李秋(生卒年不详)译。李秋字问渔,其事迹史籍记载甚略。此书前有光绪九年(1883)间渔序,称“西国有《金书》一卷,虽奇零小本,而其言克傲良规,最为深切。阅之,觉书旨以治傲为本

  • 星学大成

    十卷。明万民英撰。万民英字育吾,大宁都司(在今河北平泉县)人。嘉靖年间进士,历官河南道监察御史,出为福建布政司右参议。本书取选旧传有关星学之书,排纂成帙,共收书八种:卷一《星曜图例》,卷二《观星节要宫

  • 解连环

    玉鞍重倚。却沉吟未上,又萦离思。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分梳洗。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西窗夜凉雨霁。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

  • 五车霏玉

    三十四卷。明吴昭明(生卒年不详)撰。汪道昆增订。吴昭明其人不详,汪道昆字伯玉,嘉靖年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本书于诸类书之中掇拾残剩,割裂饾饤,编辑而成,又都不著明出处。一部陋俗之作。可能为坊刻托名。

  • 篁墩集

    九十三卷。明程敏政(1445一约1499)撰。程敏政字克勤,休宁(今属安徽)人。十岁时以神童荐,英宗召试,即日赋圣节及瑞雪诗,并经义各一篇,援笔立就,文采粲然,奉诏读书于翰林院。成化二年(1466)进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义疏

    六卷。隋释智撰。释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玄义》条。《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义疏》六卷,本为释智说,弟子灌顶随听随记整理成书。此疏是专为解释鸠摩罗什所译的金刚般若经的,文前不立五重玄义,略展二章解释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