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真灵位业图

真灵位业图

一卷。旧本题梁陶弘景(详见《古今刀剑录》)撰。《真灵位业图》,又称《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灵宝真灵位业图》。初言神仙真人者,并无等级观念。但随着历史的进展,或出于宗教的需要,逐渐有了关于神仙真人也分等级之说。据此书前陶弘景自序,他撰《真灵位业图》,就是强调“同号真人”中“亦有等级千亿”之说。他认为如果不辨尊卑贵贱,祈祝跪拜就会乖本失序。所以他据真灵神仙的名爵、学号、仪服、宫域等加以雠校,排列阶级地位等撰成此书。书中将神仙真灵分为七阶,每阶又分中位、左位、右位。另外还有阶品增女真位或地仙散位。如其将元始天尊列为第一中位,将“五灵七明混生高上道君”等二十九名神真列为左位,将玉皇道君等十九名神真列为右位。再如他将丰都北阴大帝列为第七品中位,将周文王、秦始皇、魏武帝等四十余人列为左位,将公孙度、马融、陶侃等数十名三国魏晋时期的文人武将列为右位。还曾将孔子列为第三左位太极上真公,颜回为明晨侍郎,曹操为太傅,周公为西明公比少傅,周武王为鬼官北斗等。此书所述与《真诰》、《枕中书》的内容多有雷同之处。后世学者对此书多有评品,《四库提要》称其“杜撰凿空,又在《真诰》之下”。斥其所列孔子、曹操、周武王等人阶位“诞妄殆不足辨”。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谓:“《真诰》与此书,同一荒唐之言,未见《真诰》果出此书之上也”。关于此书作者,余嘉锡说:“弘景肯作真诰,未必不可作此书。”并据《道藏》所载《陶隐居集》收有此书序文,称“相其文词,实出六朝人之笔,非出伪托”。《道藏提要》对此书著录尤详。说明此书对于后世学者研究道学,与《真诰》、《枕中书》等同具重要参考价值。现存明《道藏》(题《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本、《广川学海》本、《说郛》本,《秘册汇函》(题《灵宝真灵位业图》)本。

猜你喜欢

  • 敦煌六朝写本春秋经传集解

    一卷。晋杜预(详见《春秋经传集解》条)撰。此本原件藏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编目为2981号。此残卷仅存昭公二十八至二十九两年,起于传文“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止于传文“公执归马者卖之”,共六十八行,

  • 楚辞

    七卷。战国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撰。屈原,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楚国贵族,伟大爱国诗人。在怀王时,曾任三闾大夫、左徒。学识渊博,为人忠贞耿直,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

  • 乐安县志

    ①二十卷。明孟楠修,蒋奇鎛纂。孟楠字伯茂,河北大名府浚县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三十一年(1603)任乐安知县。蒋奇鎛,邑人。乐安志,创修于明成化间知县沈清;一修嘉靖二十五年(1546)知县

  • 凡将篇

    一卷。汉司马相如(前179-前117)撰。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辞赋家,作《子虚赋》、《上林赋》等,为武帝所赏识,其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司马文园集》。《汉书·艺文志》云:“武帝时,司马相

  • 莲心室遗稿

    一卷。清俞富仪撰。俞富仪,生平不详,字宝娥,安徽婺源人,俞祖声之女,沱口郎传仁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民国初年刻本,书前有胡廷圭序言,江峰青、俞振书等题词,江峰青为其写有小传,其弟俞庸升写有节略,书后有

  • 诗经解尚书

    一卷。清范士增撰。此卷为范士增以《诗经》来解释《尚书》者,其中以“锡尔介圭,以作尔宝”来解释“班瑞于群后”;以“投彼有北”解释“流共工于幽州”;以“万邦作孚”解释“彰信兆民”;以“殷不用旧”解释“播弃

  • 陶朱公养鱼经

    见《养鱼经》。

  • 经义质疑

    ① 八卷。清陈梓(1683-1759)撰。陈梓字俯恭,又字古铭,号一斋,别号客星山人,又号天中古民,余姚(今属浙江)人。曾从张履祥弟子姚瑚游。雍正元年举鸿博,不赴;二年举孝廉方正,不就,以布衣终。平生

  • 南华经

    见《庄子》。

  • 冶南五先生集

    六种。清王遐春编。王遐春,福建福鼎县人,贡生。王氏锐意搜集乡贤遗籍,并命其子王学贞校勘刊刻。王氏先于兴化、泉州、福宁三郡中得唐代四人著作,又附入后迁入闵的唐代韩偓二种。六种为唐欧阳儋《唐欧阳四门集》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