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石淙稿

石淙稿

十九卷。明杨一清(1454-1530)撰。杨一清,字应宁,安宁(今属云南)人,徒居丹徒(今属江苏)。8岁以奇童荐入翰林,成化八年(1472)即为进士,后累官至兵部、吏部尚书,入内阁,谥文襄。著有《石淙类稿》、《关中奏题稿》(已著录)。此稿有诗无文,集中依次分为《凤池稿》、《省墓稿》、《禫后稿》、《西巡稿》、《北行稿》、《容台稿》、《行台稿》、《归田前稿》、《自讼稿》、《制府稿》、《吏部稿》、《玉堂初稿》、《归田后稿》、《督府稿》、《玉堂后稿》,共十五稿,各以类分。《明史·艺文志》著录一清《石淙类稿》为四十五卷,而此稿与艺文志著录卷目不合,惟在《督府稿》后另附简札一卷,应当是此稿中的一种。一清既为明中叶名相,又极具才情,与李东阳诗名并驾齐驱,为当时士林所推重。观其集中诸稿,各以类分,盖自己标明诗作于何时,也同时表现出不同境遇中诗的内容变化,所谓人以境抒写性情,援事而发。一清诗亦不过如此。然一清既入相而名重一时,其主要精力都用在权变机宜之中,其诗虽多,能传之久远的诗句亦有限,虽与李东阳齐名,但时人推重一清往往也是看重其权势,所谓以势取人,谁能评其诗不佳呢。此稿今有明嘉靖间刻本传世,书名题为《石淙诗稿》(十九卷),盖为同异名者也。现藏北京图书馆。

猜你喜欢

  • 唐宋元明方言

    一卷。见“方言别录”。

  • 通介堂徐氏传略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分国史列传、先世事略两部分。列传四篇,即徐湛恩、徐绩、徐锟、徐泽醇。事略五篇。据载,徐氏为明朝开国大将徐达之后,明末家于辽阳,后从清军入关,遂为正篮旗汉军人。泽醇次子徐桐官至大学士

  • 东林本末

    ①三卷。吴应箕著。吴应箕(1594-1645),字风之,又字次尾,明清之际安徽池州府贵池(今安徽贵池)县人。他是明末复社的领袖,领导了声讨阉党遗孽阮大铖的活动。该书序下注有一行小字:“书共六卷,存陈其

  • 亦有秋斋诗钞

    二卷。清钮福畴(生卒年不详)撰。钮福畴字西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道光丁酉科拔贡。出宰皖江,历任休宁、全椒、泾县、舒城等县知县,所至勤政爱民,誉有“青天”之称。工词翰。题其室曰“亦有秋斋”。该书卷首

  • 释饼饵

    一篇。清成蓉镜撰。详见“释饭鬻”。

  • 廉州府志

    二十卷首一卷,清周硕勋修,王家宪纂。周硕勋,湖南宁乡人,举人,乾隆十六年(1751)任廉州知府。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何御创修郡志,至康熙五十一年(1712)皆有增辑。乾隆十六年(1751),周硕

  • 因宜堂法帖

    八卷。清姚学经辑。姚学经所刻《唐宋八大家法帖》、《晚香堂苏帖》、《白云居米帖》,多收伪书。此《因宜堂法帖》是伪书较少者。其第一卷为夏、商、周古篆。第二卷为秦、汉诏玺。第三卷为魏、晋、六朝书。第四卷为宋

  • 临汾县志续编

    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潘如海、李荣和修,窦文藻、张榜花纂,郑裕孚增修。潘如海字藻江,广东人。光绪五年(1879)任临汾知县。李荣和,河北安国人,光绪六年(1880)继潘如海任知县。郑裕孚字有愚,广西

  • 沣州志

    六卷,明胡容等修,李献阳纂。胡容,新安人,曾任沣州知州。李献阳,光禄寺监事。沣州旧无志,兹篇为创修之作。《沣州志》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刻本,为六卷,首序言、修志姓氏、宸章纪、凡例、州境图谱、目录

  • 医林大观书目

    不分卷。清改师立(生卒年不详)撰。改师立,字莲洲,宛平(今属北京市)人。监生,供职于太医院,曾参与纂辑《医宗金鉴》。在此书自序中作者称,乾隆四年时开馆编修医书,汇集了官府所藏秘籍及购自书肆的医书几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