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祁县志

祁县志

①八卷。清郭修,周继芳纂。郭字不详,河北高邑县(今河北柏乡县)人。顺治十三年(1656)任祁县知县。政绩甚嘉。《祁县志》康熙四年(1665)刻本。全书八卷,五十二小目。分为:卷一舆地志,卷二建置志,卷三食货志,卷四典礼志,卷五官政志,卷六人物志,卷七艺文志,卷八杂记志。每门下附有诸小目。此志踵明万历旧志而作,在内容上,视旧志略有增加。如人物目,一种意见为祁在唐虞时,并为冀城,自春秋时,晋贤大夫祁奚采食于斯,而邑,因而得名。代多伟贤,如汉朝的王充,晋朝温峤等,在正史中亦为不多见的人。此书于人物志中,尚能一一列举,逐一记载,实为可嘉。然而,此书不足之处有二,一是舆地志沿革目下,晋武帝封李惠为祁侯,此书误晋为汉,误惠为善,使人读之不明。二是祁地,历代皆有封爵,如汉封绘贺为祁侯,晋封李惠为祁侯等等。网罗旧闻,广博收集,几乎达到数十人。此志自应列封爵一目以载之,不可不设小目。总之,该志书分科设目尚有可取之处,惟编述不免谬误舛杂。②八卷。清郭原本,朱埕续修。郭详见《祁县志》康熙四年刻本条目。朱埕字公琢,山东单县人,出身岁贡,曾充正黄旗教习,康熙四十二年(1703)任祁县知县。历三年而始修志,未久即成。《祁县志》康熙四十五年(1706)增补本。该编虽为续修,然不过就旧本版刻为底本,仅于人物官政诸志,增刻数页而已。至于体例则全部承袭旧志,丝毫未改。特别是旧志错讹之处,如舆地志沿革下,晋武误为汉武,李惠误为李善等等,全盘继承,未加修正。③十六卷。清陈时纂修。陈时,湖南衡阳县人。进士出身,乾隆四十三年(1778)任祁县知县。《祁县志》乾隆四十五年(1780)刻本。全书十六卷,分为:卷一舆地图,星野,沿革,卷二疆域、山川、城池、关梁,卷三县治、学校、田赋,卷四风俗、物产、古迹、祠庙、封爵,卷五职官、名宦,卷六选举,卷七乡贤,卷八至卷九人物,卷十列女、艺文,卷十一至卷十五艺文,卷十六祥异、杂记。按祁志自康熙四年,知县郭编修付梓后,康熙四十五年暨雍正七年,知县朱埕、罗著藻曾先后续增。郭志多讹误,朱、罗二志,既未纠正,增补亦少。此书编辑,固在续增朱、罗二志,同时纠正旧志之错误。如:旧志舆地志沿革下,晋武误作汉武,李惠误作李善,是编则一一改正。又如旧志人物志中有寓贤一类,下列狐偃、赵简子,此书按《山西通志太原府志》在寓贤一类中,祁无其人,并依旧志注语,狐偃故里在县北三里,赵简子故里在县西十里,即证其非寓贤一类,故于人物志中,删去寓贤一类。甚为得当。④十六卷。清刘发岏修,李芬纂。刘发岏字燮丞,广西全县人。出身举人,光绪四年(1878)任知县。此书修于光绪五年(1879),历时二年,稿初具而刘发岏卸职,光绪八年(1882)年,胡德修接任知县,始将刘稿略加修改,付梓印行。《祁县志》光绪八年(1882)刻本,全书十六卷。该书系全部承袭乾隆间陈时本而作,体例类目,一依陈本,凡陈本尚有旧版即重印,无一字删增。陈本以后者,则以陈本条款重新增刻附于后面。就山川、舆地目而言,全部照旧志版印刷。然人物、艺文目,则有增加。考祁志自明万历以后,续修者不啻三四人,皆谬误漏缺,无可阅读。直至陈本出,祁志始可读。然祁之文献人物,亦因以传真,惜旧志分类不明,纲纪未分,此志续以陈本百年之后,人物增变仍因循旧志旧体例,未有任何更改。

猜你喜欢

  • 平阳县志

    ①八卷。明朱东光修,侯一元纂。朱东光字少龙,浦城人,进士,隆庆三年(1569)任平阳县知县。此志为隆庆五年(1571)修,抄本。未分卷册,有目录,目次为图、星野、疆域、山川、建置、沿革、城池、公署、学

  • 读史

    南言莼菜似羊酪,北说荔枝如石榴。自古论人多类此,简编千载判悠悠。

  • 都是春斋文集

    八卷。清张佑(生卒年不详。)撰,张佑字干伯,别字春洋子。朝邑(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朝邑镇)人。此集由作者自作弁言。四十四岁以前作品由同年友岳震川删存;四十五岁至六十一岁作品由宗弟张屏山删存;六十二岁以后

  • 新城县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崔懋修,严濂曾纂。崔懋字黍谷,辽宁襄平人,出身举人,康熙二十二年(1683)任新城知县。崔懋掌新城十年,见邑志创于明嘉靖年间邑令胡庆鸣,再修于天启邑令王象晋,三修于康熙十一年邑令马孔

  • 栋亭诗钞

    五卷。附《词抄》一卷。清曹寅(1658-1712)撰。曹寅,字子清,一字栋亭(一作号栋亭),号荔轩,汉军正白旗人,世居沈阳。官通政使,江宁织造兼巡两淮监漕监察御使。曹寅好骑射,嗜读书,校刊古书尤精,曾

  • 内外伤辨惑论

    三卷。金李杲(1180——1251)撰。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真定(今河北保定)人。幼好医药,从学于名医张元素,尽得其传,对《内经》、《难经》等医籍深有研究,脏腑辨证经验丰富,对脾胃内伤机理有所

  • 周翰林近光集

    三卷。《扈从诗》一卷。元周伯琦(1298-1369)撰。伯琦字伯温,号坚白居士。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博学多才。累官翰林国史院编修官、监察御史。元顺帝时,伯琦以文章知遇,出入宫廷。于是裒录所作。此集

  • 宋子

    一卷。旧题周宋钘(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宋钘,战国时宋人。据史料记载,宋钘或作宋,或作宋荣子,与孟子、尹文、彭蒙、慎到同时。《汉书·艺文志》于小说家类著录《宋子》十八篇,注称“孙卿道宋子,其言黄

  • 雪泥书屋杂志

    四卷。清牟庭(生卒年不详)撰。牟庭又名牟庭相,字陌人,号默人,栖霞(今山东栖霞)人。乾隆六十年(1795)优贡生。曾任观城县训导等。牟庭学识渊博,遍读经史百家之书,比较异同,考订经史,以成此书。书中以

  • 卜式养羊法

    见《养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