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秀野草堂

秀野草堂

六十六卷。清顾嗣立(1665-1722)撰,嗣立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康熙进士。选庶吉士,改中书,因疾归故。顾嗣立博学有才名,喜藏书,尤工诗,性豪于饮,当时称为酒帝。辑有《元诗选》、《注韩昌黎》、《温飞卿诗》。自著有《秀野集》、《闾江集》。此集共六十六卷。其中,卷一至卷五为《秀野集》,收诗三百六十七首。卷六至卷八为《小秀野集》,收一百一十九首诗,卷九为《金焦集》,收诗九十五首,卷十为《山阴集》,收诗六十首。卷十一至卷十五为《大小雅堂集》,卷十六为《啖荔集》,卷十八至二十为《梧语轩集》,卷二十一、二十二为《秋查集》,卷二十三至二十五为《双井书屋集》,卷二十六为《枣下集》,卷二十七至三十为《春树草堂集》,卷三十一至三十七为《罗浮集》,卷三十八为《书馆续吟集》,卷三十九至四十二为《河西集》,卷四十三、四十四为《殿西集》,卷四十五为《秋风櫂歌》,卷四十六为《寒厅集》,卷四十七为《干集》,卷四十八为《畅轩集》,卷四十九《话雨轩集》,卷五十为《芜城集》,卷五十一、五十二为《学诗楼集》,卷五十三至六十为《桂林集》,卷六十一至六十三为《嵩岱集》卷六十四《宜静居集》,卷六十五为《病间吟稿》,卷六十六为《寒厅诗话》。王士祯曾赞赏其《谒禹陵》、《南镇吼山》、《峡山行》等长篇,以为是“近代以来,无此作也。”其近体诗,亦有佳作。有清道光二十八年重刻本。

猜你喜欢

  • 小匡文钞

    四卷。清毛先舒(1620-1688)撰。生平详见《声韵丛说》辞目。《小匡文钞》共四卷,为毛先舒晚年亲订的《思古堂十四种书》中的一种。前有自序,称“小匡文钞者,文皆小有所匡者也”,又称“求契于无心,怀其

  • 钦定春秋左传读本

    三十卷。清道光二年(1822)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英和(1771-1840)等奉敕撰。《左传》一书,注疏非常繁复,虽有杜预、林尧叟注疏行于世,但离析章句,不便于初学者。英和等人奉命加以重新纂辑,将传文各

  • 圣学心法

    明朱棣(1360-1424)撰。朱棣,明代皇帝,1402-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庙号成祖。棣为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初封燕王,镇守北平(今北京)。建文元年(1399)起兵,自称“靖难”,四年破京师,夺

  • 中庸总说

    一卷。中庸读法一卷。清王又朴撰。是书的总说,乃顺经文而畅其旨,无所阐发。读法,则就朱子九条而广之。其解“费隐”,谓因其不可离,则无处非道,无时非道,故称“费”,因其费则瞻在前而忽在后,故称“隐”。又说

  • 离骚正义

    一卷。清方苞(1668-1749)撰。方苞字灵皋,号望溪,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进士,曾因戴名世《南山集》案牵连入狱,后得赦。官礼部侍郎。桐城派创始人。论文提倡义法,立论大抵本宋朝程朱理学

  • 周易经史汇纂

    四卷。清查彬撰。查彬字伯野。大兴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至信阳州知州。此书为作者所著《湘芗漫录》的第一种。据费庚吉序,言此书“以经为经,以史为纬,援据精而简择当。”但观其全书却并非如此。如他解

  • 礼记精义

    六卷。清黄淦(生卒年不详)撰。黄淦,浙江钱塘(今钱塘县)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举人。一生致力于学问,尤通经学,著《周易精义》四卷首一卷,《书经精义》四卷首一卷末一卷,《诗经精义》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 魏书札记

    李慈铭(1830-1895)撰。李慈铭,字炁伯,号莼客。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文学家。光绪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性狂傲,不避权要,通经史百家、工诗及骈文,著有《越缦堂日记》、《白华绛跗阁诗集》、

  • 尚书故实

    一卷。李绰(生卒年不详)撰。关于李绰的生平,史书记载不详。据劳格《郎官石柱题名考》卷十九云,绰为赵郡李氏吏部侍郎纾曾孙宽中子,字肩孟。唐昭宗曾与太常博士钱珝争内官朝服事。又,石刻《升仙庙兴功记》题尚书

  • 普门医品附医品补遗

    四十八卷。明王化贞(生卒年不详)撰。王化贞字元起,号肖乾,诸城(今属山东)人。万历年进士,历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辽东巡抚。王氏素好医学,曾著《产鉴书》、《痘疹》等书。此书成于崇祯元年(1628),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