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类音

类音

八卷,清潘耒撰。潘耒(1646-1708)字次耕,号稼堂,晚年自号止止居士,吴江(今江苏吴江县)人。康熙十七年(1679年)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与修《明史》。在翰林院五年,因耿直见忌,遂归里不复仕。曾从顾炎武学于汾州,学风深受炎武影响,生平博涉经史、历算、音韵、训诂之学;能诗,善属文。所著尚有《遂初堂集》。《类音》成于康熙壬辰年(1712年),是一部韵学论著。书分八卷。第一卷为《音论》,包括《声音元本论》、《南北音论》、《古今音论》、《全分音论》、《反切音论》等部分。第二卷为《图说》,有《五十母图说》、《平声转入图说》、《二十四类图说》、《一百四十七韵图说》、《四呼图说》、《等韵辨淆图说》等。第三卷为《切音》,包括平、上、去声各二十四类,入声十类等项,表明其新定切语。第四卷以下是韵谱。潘氏撰作此书是“欲使五方之人去其偏滞,观其会通,化异即同,归于大中至正。”书所以称为“类音”,是要“依类定音”。他所定的音:字母五十个,分开齐合撮四呼,韵母二十四类,分平上去入四声。他认为声韵调之数皆有一定,合于自然之理,所谓“字造乎人而音出乎天”。他的书要“依类定音”,“对旧谱之复者芟之,缺者补之,未安者改之,务使阴阳清浊各具其音,相耦相从而不违其序”。潘氏深受邵雍天声地音各有定数观点影响,所确定的语音系统是参酌古今南北的-种理想化的“人人本有之音”。潘氏认为字母应该阴阳相配,他把三十六字母的全浊音、次浊音配上“阴声”的一类或加一些虚位(以〇表示),遂成五十之数,分为喉、舌、腭、齿、唇五音。其字母是:喉音影喻晓匣见溪舅群语疑;舌音老来耳而端透杜定乃泥;腭音审禅绕日照穿朕床〇〇;齿音心些已邪精清在从〇〇;唇音非奉武微邦滂菶并美明。潘氏分韵为二十四类,每类各有四呼,具体韵母一百四十七个,平声四十九个,上声三十四个,去声三十八个,入声二十六个。潘氏所列韵图,先按声调分四类,一调之内包括二十四韵类,一图列六个韵类,一调之字分列四图。图中横列声母,纵分六栏,列六韵之字,每韵再按四呼分列。图末注明旧时韵部和今所定韵目。全书共列十八图(入声只列两图)。书中韵谱部分,按照所定语音骨架,写成近似于韵书的格式,也是以声调为纲,下隶韵类,韵内分列四呼,一韵之内再分小韵,先注明他改定的反切,中间释义,最末列旧时反切及本小韵所辖字数。《类音》有遂初堂刊本。

猜你喜欢

  • 说楛

    一名《焦氏说楛》 七卷。明焦周(生卒年不详)撰。焦周,字茂叔,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人。焦竑之子也。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举人。此书集取诸书中新颖之语,以及其见闻所及,可资谈笑者,杂载成编,不分

  • 说文部首略注

    一卷。近代李天根(生卒年不详)撰。天根字澄波,四川双流人。是编系为初学而作的通习《说文》部首的书。采诸家明白显易之说为之注释,以密合之音改其反切,并且改正坊间刻本的讹错。又六书《说文》仅具象形,指事、

  • 四书识遗

    二卷。清程大中撰。程大中有《四书逸笺》,四库已著录。是书即《四书逸笺》的初名。大中所作别录凡十种,《四书识遗》为其中之一。所引诸说,大抵散见他书,旁搜而得。因非解经之正,故入别录。后改题名为《逸笺》,

  • 滋兰堂诗集

    十卷。清沈元沧(1666-1733)撰。沈元沧,字麟洲,号东隅。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康熙四十四年(1705)、五十六年(1717),两举副贡生。官至广东文昌县知县。本编分六集:《康瓠集》、《灌畦集》

  • 酃县志

    二十卷,首一卷。树馨、唐荣邦修,周作翰等纂。郭树馨,山西宁乡人,曾任酃县知县。周作翰,邑人,曾任武冈州学正。《酃县志》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此志搜采颇富,叙述亦简明扼要。各门小叙,文词雅洁,不失

  • 西藏见闻录

    二卷,清萧腾麟纂。萧腾麟,字十洲,又字绣夫,江西峡江县人。康熙五十三年(1714)武举,五十七年(1718)会魁,选侍卫,雍正间授河南都司、晋州等镇保宁游击,乾隆二年(1737)驻镇察木多,督理西藏粮

  • 平吴事略

    一卷。清南园啸客辑。南园啸客真实姓名及生卒年月事迹不详。《平吴事略》所述事起于顺治元年(1644)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煤山(景山),太子、永王、定王就缚。又述李自成出走北京,清兵南下,苏州乡兵四

  • 说文分韵易知录

    十卷。清许巽行(生卒年不详)撰。巽行字亦葵,号密斋,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乾隆壬午(1762)副榜贡生,官安徽南陵县知县。此编仿徐锴《说文韵谱》、李焘《五音韵谱》,自东至甲,将部首字按四声编排。对

  • 艺圃琳琅

    四卷。明蒋以忠(生卒年不详)撰。蒋以忠,字孝甫,一字伯孝,常熟(今江苏省常熟县)人。明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广平府知府,居官廉洁,负文名。此书因何景明《大复论》门目太狭,推而广之,乃成四卷。自

  • 茗斋百花诗

    二卷。明彭孙贻(约1637年前后在世)撰。生卒年未详。彭孙贻,字仲谋,号羿仁,又号管葛山人。崇祯中拔贡生。乡人私谥孝介先生。著有《流寇志》、《山中闻见录》、《亡臣表》、《彭氏旧闻》、《虔台逸史》、《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