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续三体唐诗

续三体唐诗

八卷。清高士奇(1645-1704)选编。高士奇字澹人,号江村、竹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初以国学生就试京围,不利。卖文自给。新岁为人作春帖,自为句书之,偶为圣祖所见。旬日中三试皆第一,命贡奉内廷,官至礼部侍郎。卒谥文恪。士奇性嗜学,工诗,善书法,精鉴赏,所藏书画甚富。著有《经进文稿》、《天禄识余》、《读书笔记》、《扈从日录》、《随辇集》、《城北集》、《苑西集》、《清吟堂集》、《春秋地名考略》、《左传国语辑注》、《左传纪事本末》、《松亭行纪》、《塞北小钞》、《江村销夏录》、《北野抱瓮录》、《金鏊退食笔记》、《唐诗揆藻》、《编珠》和《续三体唐诗》等。此集为唐诗选集。凡八卷。前有高士奇序,称因其曾为宋周弼《三体唐诗》做过评释,感于《三体唐诗》只取七绝、七律、五律三种诗体,不够完备,且这三种诗体又都篇幅短小,简单易学。故于归田闲居之日,遍搜三唐诸集,“淘汰练漉,续滋三体”,以补原编之缺。此集专选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和五言排律三种诗体。其中五古三卷,收诗二百二十四首,七古三卷收诗一百五十二首;五言排律二卷,收诗七十九首。其编次仍依《三体唐诗》先例,因李白、杜甫是“诗家宗匠”,置而不录。但没有依前例在每种诗体下分若干格,而在每体之下以人为序,每人又各有小传、诗话。虽因未收五言绝句而使唐诗诸体得以完备,但仍不失为一部收录较全的唐诗选集。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翠屏笔谈

    一卷。旧本题宋王应龙撰。此人生卒年、仕履生平事迹均不详。此书多记宋代诗话,兼及神经杂事。内容大多采拾他书而成,而且编排散乱,毫无体例。某些史实的记载,时间、事件与史传所载不符,脱文之处较多,大体为传闻

  • 大江东去

    用东坡先生韵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 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去,几度山花发。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我

  • 字学元元

    十卷。明袁子让撰。袁氏字仔肩,号七十一峰主人,彬州(今湖南彬县)人。万历十三年(1585年)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官至兵部员外郎。精等韵之学,另著《香海棠集》。《字学元元》刊于万历三十一年

  • 华林庄诗集

    四卷。清姚孔(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姚孔,字梁贡,号于巢。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康熙诸生。诗多七言绝句,工于写景,颇有晚唐风味。只是有时刻画太甚,无情景交融之致。有清康熙年间刊本。《四库全书总目》

  • 诗益

    二十卷。清刘始兴(生卒年不详)撰。始兴字子彦,江苏金坛(今江苏金坛县)人。此书首有始兴就正启及总序,又有其弟所述要旨即凡例。此书分《本传》八卷,《诗次问》二卷,《诗次补言》一卷,《诗表》二卷,《总辨》

  • 国朝方言

    一卷。见“方言别录”。

  • 三僧诗

    三卷。三僧均不著其名。一曰《二楞诗稿》、一曰《高松诗稿》、一曰《中峰诗稿》。考《千顷堂书目》有智观《中峰草》,注曰:“字止先,号蔚然。江都僧,雪浪弟子。居浙江吴兴双髻峰。”其二僧则未详。然其《高松诗稿

  • 古今韵准

    一卷。清朱骏声撰。朱氏生平著述见“说文通训定声”。是书取今韵二百六部,准诸古韵十八部,而注释分析其分合之故。朱氏所撰《说文通训定声》按韵系字,析古韵为十八部:(一)丰、(二)升、(三)临、(四)谦、(

  • 重刊北宋椠春秋公羊疏残本

    七卷。不著撰人。宋代学者董逌《广川书跋》说,《春秋公羊疏》,世传为徐彦所作,不知其时代,可能在唐贞元、长庆之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因袭这种说法,题为“唐徐彦”。清代学者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则用王

  • 春秋三传辩疑

    二十卷。元程端学(详见《春秋本义》)撰。此书以攻驳三传为主,凡程氏认为三传有可疑者,皆摘录经文传文而引诸儒之说疏辩干下。不信三传之风创于唐啖助、赵匡,而韩愈亦有“《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始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