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荀子杂志

荀子杂志

八卷。清王念孙(见《广雅疏证》条)撰。王念孙是清代小学校勘大家。他的主要著作有《广雅疏证》十卷,《读书杂志》八十二卷,《志余》二卷。对各书不是全加校释,而是摘其一句或一条,考校诠释。凡立一说,必举古书,博采证据,之后才论定,故《清代通史》卷中第三篇十二章,说他所著书“最足令人信服,苟无强有力之反证,不足驳其说也。”是书为《读书杂志》第八种。念孙据卢文弨《荀子校本》与钱佃《校本异同》相校,详加考释,遂撰此书。书已付印,顾广圻复以手录吕钱二本异同示之。念孙因知吕本有刻本影钞本之不同,钱本亦有二本,不但钱与吕字句多有不同,即同是吕本,同是钱本,亦不能尽同。乃复阅详析,撰《补遗》一篇,附于书后。《补遗》略分二部,前为念孙及其子引之之说;后为顾广圻所校,可知其用力之勤矣。《王制》篇“析愿禁悍”,从《韩诗外传》作“折暴禁悍”。补遗读“愿”为“原”。《王霸》篇“两者并行而国在,上偏而国安,在下偏而国危,”谓“而国”二字衍,《补遗》谓“国在”断句,下“在”字衍。”《礼论》篇,“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以为足礼谓重礼,不足礼谓轻礼。”《补遗》谓二“足”字并“是”字之误,皆订前说之误者也。又如《非相》篇“善于后世”,引之谓“善”为“”字之误。《成相》篇,“欲衷对,言不从。”念孙谓“衷对”当为“剖衷”,未可尽据。即“成相”二字,引之谓成相者,成此治也。又荀子用语,与他书不同,如察辩对文,类法互用,念孙之言甚详,此读荀书者所不可不知也。有同治庚午金陵书局刊本。

猜你喜欢

  • 重修天津府志

    五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沈家本、荣铨等修,徐宗亮、蔡启盛纂。沈家本,字子弢,浙江归安人,光绪进士,曾任天津知府。荣铨,满洲镶红旗人,曾任天津知府。徐宗亮,字晦甫,号椒岑,安徽桐城人,终身未官,仅以

  • 雁荡山樵诗集

    十五卷。明章玄应(约1475年前后在世)撰。玄应,字顺德,东瓯乐清(今浙江乐清)人。生卒年不详。恭毅公章纶长子。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任南京礼、工二科给事中,累官至广东布政使。其孙朝凤任福建佥事

  • 测食

    二卷。德国汤若望撰。是编论推算日食月食之理。其说约曰:天学家研究日月诸星之理。设为图界,以论其运行。分为五支:其一论从月星之本图小轮,而应其居所不一;其二论月星之随应太阳,如臣庶之应其君;其三论月星与

  • 复斋日记

    二卷。明许浩(约1488年前后在世)撰。许浩,字复斋,余姚人,生卒年均不详。官桐城县教谕。有《宋史阐幽》等著撰。《复斋日记》是记叙明初以来朝野事迹的笔记小说。书前有自序。书中诸如杨荣料敌、于谦治兵、汪

  • 周易郑荀义

    三卷。清张惠言撰。张氏认为郑、荀均是费氏易学,故述两家易说合为一编。张氏称:“郑言礼,荀言升降”,其驳郑氏卦爻无变动谓之彖词,谓七八者彖,九六者变,经称用九用六,而辞皆七八,名与实不符。其论尚精当,学

  • 四书章句附考

    四卷。家塾读本句读 一卷。清吴英及其子至忠撰。吴英字伯和,江苏吴县人。是书首有吴英自序,言命其子忠遍觅借古本四书,求疏释四书之书。以求《朱子章句集注》最后改定本及传写未误者,别录一部,而私记考证附于后

  • 舆地碑记目

    四卷。宋王象之撰。王象之,金华(今属浙江省)人,曾知江宁县。所著《舆地纪胜》二百卷,是一部南宋地理总志,约1227年成书。《舆地碑记目》为其中的四卷,以天下碑刻地志之目,分郡编辑,各注其年月姓氏大略于

  • 大沩五峰学禅师语录

    一卷。明代释如学(生卒年不详)撰。如学,俗姓任,字无为,号五峰,临潼(今陕西省)人。二十岁于五台山出家,从天齐师观修净业,学思并进。广阅佛书,遍游金刚。先后出游天台、杭州虎跑、金陵等,参师闻法,成为明

  • 调象庵稿

    四十卷。明邹迪光撰。迪光字彦吉,江苏无锡人,万历进士,官至湖广提学副使。(生平详见《郁仪楼集》条)。是集前有万历三十三年(1608)自序,称:“自《郁仪楼集》出后,更四载而得诗千七十六首,文一百十九首

  • 才兹经说

    二卷。清末王兆芳撰。兆芳字漱六,江苏崇川人,生卒年不详。曾就学南菁书院,为经学家黄以周的高足弟子。治经尤长于三礼。篇名“才兹”,取草木初生滋益之义。此书解经,不乏佳作。如“说稽古”,融会贾逵、马融、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