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荣昌县志

荣昌县志

①四卷首一卷,清许元基纂修。许元基,武进人,曾任荣昌县知县。荣昌县志,创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县令史彰。史氏任县令时,荣昌县十分贫困。县城内,大都是颓房陋屋,县衙也是上漏下淤。史氏奉旨修志,召士民询之,皆曰兵燹之余,即衣物亦鲜存,更无人藏典籍。遂召耆老,叩以名人胜迹,则均曰幼即逃避远地,都不复记忆。史竭力搜编,历尽艰难,方得以修成邑志一部,兹编为续史志而作。《荣昌县志》乾隆十一年(1746)刻,二十九年(1764)增刻本,共四卷首一卷,卷首为图考。正文分为:卷一,星野、建置、沿革、疆域、形势、城池、公署、仓廪、田赋、户口、盐政、驿站、铺递、坛庙、寺观、古迹、山川、关梁、风俗。卷二,职官、选举。卷三,名宦、人物、忠义、孝友、节烈、仙释。卷四,艺文。虽简,叙次乃井然有法。艺文不多,但所载名媛朱怀琼等人诗,均清新可诵。此志尚有乾隆五十一年(1786)增刻本和嘉庆二年(1797)增补重印本刊行于世。② 二十二卷,清施学煌、谢金元修,敖册贤纂。施学煌,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曾任荣昌县知县。谢金元,字乾初,乐山人,廪贡。敖册贤,邑人。荣昌县志自县令史彰、许元基先后纂修后,同治四年(1865)县令文康重修。兹编则为续文志而作。《荣昌县志》光绪十年(1884)刻本,此志分门别类与他忐无殊,而更加切实了当,言必有物。通观全书,优点有三:一曰选材精当,不像一些志专载稀奇古怪之事,耸人听闻,滥竽充数。二曰稽查精细,不像一些志山川道里东西互易,科名仕宦则庚甲多误,人物多冒说堪虞,言行又传闻失实。三曰文笔优雅流畅,既不作拘迂之谈,又不为诡激之论,其所蕴固有出于文章之外者,然皆不负前哲。尚有光绪二十年(1894)再增刻本。

猜你喜欢

  • 南村草堂集

    四十四卷。清邓显鹤(1777-1851)撰。邓显鹤,字子立,号湘皋,湖南新化人。嘉庆举人。官宁乡训导。博览群书。专意表彰先哲,世人称为楚南文献者达三十年。曾搜刻《蔡忠烈遗集》、《王船山遗书》,编校《欧

  • 易学饮河

    八卷。明张纳陛撰。纳陛字以登,号文石,江苏宜兴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至礼部主事,详情附见《明史·顾允成传》。该书只解上下经,每卦都注明互体,却并不怎么阐发互体之义。如解“亢龙有悔”,取邹德

  • 乾坤大略

    十卷。补遗一卷。清王余佑(1615-1684)撰。余佑,字介祺,自号五公山人,直隶新城(今属河北)人。明末随父起兵抗击李自成军。入清后,隐居易州(今河北易县)五公山,教授生徒,不求闻达。史传称其“尝受

  • 恶姻缘

    见《醒世姻缘传》。

  • 纪善录

    一卷。明杜琼(1396-1474)撰。杜琼字用嘉,号鹿冠道人。吴县(今属江苏)人。文学家、书画家。明经博学,终生不仕,翰墨书画亦皆精。晚年家居,以卖画为生。擅山水,风格苍秀,开吴门派先河。诗文沉着古雅

  • 道德会元

    二卷。宋末元初李道纯(详见《中和集》)撰。据《万卷堂书目》著录有李道纯《道德经注释》三卷,今无所见。《道德会元》约成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原题为:“都梁清庵莹蟾子李道纯元素述”。此书卷首有

  • 经子臆解

    一卷。明王世懋(1536-1588)撰。王世懋,字敬美,自号损斋道人,太仓(今属江苏)人。嘉靖进士,官至太常少卿。为王世贞之弟。文学主张亦受其影响,对当时摹古之风颇表不满,主张作诗“须真才实学,本性求

  • 文体明辨

    八十四卷。明徐师曾(生卒年不详)撰。徐师曾字伯鲁,吴江(今江苏省)人。嘉靖间进士。此书凡纲领一卷,诗文六十一卷,目录六卷,附录十四卷,附录目录二卷。例体取明初吴讷编《文章辨体》而损益之。吴讷书内仅分体

  • 希麟音义

    辽释希麟《续一切经音义》之简称。详见“续一切经音义”。

  • 祖述约义私绎

    一卷。无撰述人姓名。此书只录《尧典》、《舜典》、《大禹谟》、《皋陶谟》、《益稷》五篇,又删去了一大半经文,也不引训诂,可是此书释义却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如此书认为《尧典》中“钦明”等十八字,是总括帝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