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蕲水县志

蕲水县志

①二十六卷,首一卷,清刘佑修,杨继经纂。刘佑,字云麓,直隶曲周(河北曲周)人,岁贡,顺治十三年任蕲水县知县,后升泰州知州。杨继经,字经易,一字传人,邑人。顺治五年(1648)举人,十二年进士,授大理寺评事,迁刑部员外,殁于京。著有《菊庐快书》、《菊庐诗文集》。县志创修于明正德间知县胡奎,二修于弘治初县令程昌,三修于嘉靖时教谕萧璞,四修于万历县令阎士选,传本极少。清顺治十三年(1656)刘佑莅任,搜求旧志,散失无存。邑人易有象进一册,也是残篇废阙。记事至明隆庆时止,然明代典章以万历时最盛,阙而不书,后将无据,刘佑乃延杨继经等,远索残碑遗迹,近征故志旧闻,及名流撰述,野乘流传,历一年而书成。顺治十四年(1657)刻印。此志于疆域形胜变迁,田赋户口增减,邑牧里籍政教,乡贤名号爵秩,孝义节烈足备采献,古文诗歌有关县治,皆悉毕具。唯表或志,体例不一,形胜列于天文地理之前,典籍列于杂志异闻之次,编次未免失序。② 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多祺修,郭光庭等纂。多祺,字介寿,汉军,附生,官蕲水知县。郭光庭,本县举人。蕲县旧志续修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县令苏扎哈。咸丰同治间粤捻军活动。邑乘犹存,将及百年未曾补辑。其间政教风俗,忠义节烈之可传者,关于县治极为重要。光绪四年(1878),多祺延郭光庭等人,广加搜采,历二年书成刻印,此志纲沿袭苏志,无所改易,五十七子目,也与苏志同。沿革、星野、疆域、物产悉仍其旧,山水、古迹、间有增加,桥梁、津渡,苏志多有遗漏,此志采访甚多,有关义举者,分条增入。蕲水县地当要冲,兵燹频经,民间抗战捐躯者代不乏人,有本邑人殁于外乡,有外乡人殁于本县,此志增殉难一门,事迹未能尽载,汇存姓氏著于篇。更增寿考一门,也唯苏志所无。此志根据苏志,提纲挈目,具有条理。各类选录乾隆五十九年(1794)以前事,非确有明征,与事关重大者,概不补入。裁前志冗者,详略者,其漏且滥者不取。

猜你喜欢

  • 然疑录

    六卷。清顾奎光(1719-1764)撰。顾奎光字星五,江苏无锡人。他博学多识,1745年中进士,1753年官至湖南泸溪县知县,1759年调湖南桑植知县,直到1764年去世。顾奎光任职期间,因改进农业生

  • 春秋义补注

    十二卷。清杨方达(详见《易学图说会通》)撰。孙嘉淦著《春秋义》(参见该条),后又自毁其版,而方达曾得孙氏奖掖,于是为之删补其文而成是书。此书于《春秋》“三传”多取《公羊》《穀梁》而排斥《左传》,于诸儒

  • 刘子威集

    七种,六十卷。明刘凤(详见《续吴先贤赞》)撰。子威为刘凤字。所收七种为《刘氏杂俎》、《玄应集》、《吴释传》、《吴郡考》、《燕语》、《文集》、《禅悦小草》。除所撰诗文集外,大都为辑录佚书之类,虽搜辑庞杂

  • 六书假借经征

    四卷。清朱骏声撰。参见《说文通训定声》。这是一部征引经书语例说明假借字的书。上古字少,故有假借,在典籍中占十分之二三。假借因乎声,通假借必须通古音,否则就无从了解假借,就会以假借为正字,以至缪于古训。

  • 觉生诗钞

    十卷,《咏物诗钞》四卷。《咏史诗钞》三卷。《感旧诗钞》二卷。《觉生诗续钞》四卷。《自订年谱》一卷。清鲍桂星(1764-1826)撰。鲍桂星,字双五,觉生,安徽歙县人。嘉庆进士,历官工部右侍郎,遭谗落职

  • 存信篇

    五卷。清沈佳撰。佳字昭嗣,号复斋,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康熙进士,初知湖广监利,调安化,卒于官。著有《明儒言行录》、《礼乐全书》、《明代人物考》、《复斋遗集》等。该书记永历时事,起隆武二年(1646)

  • 投笔肤谈

    二卷。旧题西湖逸士撰,何守法撰音点注。二人仕履,生卒年皆不可考。或谓同为一人,明嘉靖至万历间人。西湖逸士称此书述作之缘由:“余目击时艰,不欲自限于博士业,遂励志武事,间尝亦仿《孙子》之遗旨,出一隙之管

  • 恶姻缘

    见《醒世姻缘传》。

  • 蕲水县志

    ①二十六卷,首一卷,清刘佑修,杨继经纂。刘佑,字云麓,直隶曲周(河北曲周)人,岁贡,顺治十三年任蕲水县知县,后升泰州知州。杨继经,字经易,一字传人,邑人。顺治五年(1648)举人,十二年进士,授大理寺

  • 常谈搜

    四卷。清易本烺撰,其子崇垚等校。本烺字眉孙,湖北京山县人。是编卷端有同治癸亥(1863年)本烺弁言,以为天下有常谈语句,操觚家习知之,及叩其出处,则老生宿儒或有不能骤应者,且踵讹袭谬,不知其非。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