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论语笔解

论语笔解

二卷。唐韩愈、李翱撰。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领导人、封建社会后期儒学的代表人物。韩愈是邓州南阳人(今河南孟县),贞元八年(792)及进士第,官至刑部侍郎。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苏轼语),倡导古文运动,上承孟子、董仲舒,主张以儒家的道统反对佛教法统及神权迷信,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为宋明理学融会释、道,一统于儒学开辟了道路。韩愈的著作,大多收录在《昌黎先生集》中。李翱(772-841)字习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北)人。唐代哲学家、文学家。翱贞元十四年(789)及进士第,官至刑部侍郎。他是韩愈的门人和侄婿,也是韩、柳(宗元)古文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和反对佛教、复兴儒学的中坚人物。笔解即以笔作解,类似札记。该书是韩愈读《论语》时的札记,李翱作为韩愈的门人与韩交相讲论,其见解也入该书中。原书只于李说称“李曰”,于韩说不加提示,后人则于李说称“李曰”,韩说称“韩曰”,加以分别。该书于史传中以十卷著录,《四库提要》所录二卷本是节本。该书字句与现今通行本有不同,如“三月不知肉味”以“三月”作“音”,“浴乎沂”作“乎沂”,“宰予昼寝”作“宰予画寝”。传世版本有明嘉靖、万历间范钦校刻二卷本,藏于南京馆、温州馆、天一阁(卷下有缺页),北京馆藏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吴翊凤抄本(二卷本),清华大学藏清抄本(二卷本)。

猜你喜欢

  • 周易郑氏注

    三卷。辑佚书,清张惠言辑。张惠言字皋文,江苏武进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曾著有《虞氏易》、《周易郑荀义》,辑有《周易郑氏注》三卷。王应麟曾辑有《周易郑氏注》,作三卷,刊于《

  • 永嘉诗人祠堂丛刻

    十三种,三十卷。冒广生(1873-1959)编。冒广生字鹤亭,号疚斋,江苏如皋人,光绪年间举人,曾任刑部郎中、农工商部郎中。辛亥革命后,曾任上海太炎文学院教授等。建国后,任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特约顾问。

  • 怀玉山志

    八卷。清朱承煦撰。朱承煦,字诲客,山东益都人。怀玉山,距玉山县一百四十里,高四百余丈,盘亘三百余里。介饶州、广信二府,当吴楚闽越之交。为东南重镇。《怀玉山志》乾隆四十年(1775)刻本,共八卷。卷首为

  • 文史通义内篇

    七卷;外篇,三卷,清章学诚撰。作者生卒年代及生平事迹见前《文史通义》条。《文史通义》一书系历年积累而成。就其全集考之,乾隆四十八年创作内篇《言公》上、中、下三篇,《诗教》上、下二篇;又作五篇,共计得十

  • 残本顾曲斋元人杂剧选

    十六卷。编者不详。此本仅存元、明人杂剧十六种,已非完帙。元杂剧为:马致远一种,曰《青衫泪》;关汉卿二种,曰《金线池》、《绯衣梦》;白仁甫一种,曰《梧桐雨》;尚仲贤一种,曰《柳毅传书》;石君宝一种,曰《

  • 四书考辑要

    二十卷。清陈宏谋辑。陈宏谋字汝咨,号榕门,广西临桂(今广西临桂)人。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致仕加太子太傅,谥文恭。是书系其长孙兰助其完成,先将坊间四书旧本详加参核,辑其要略,增以注释,有疑异者伸以

  • 道德真经指归

    见《道德指归论》。

  • 孝经刊误辨释

    一卷。清唐文华撰。唐文华字宗舜,善化(今湖南长沙)人,官宁远训导。著述有《孝经刊误辨释》一卷。《孝经刊误》为朱熹所作,含经一章,传十四章,刊去经文二百二十三字以求贯通,条理精密,颇为宗朱者所称道。唐文

  • 垂金荫绿轩诗钞

    二卷。清蒋超伯著。蒋超伯,字及籍贯、生卒年均不详。据集前序称:该诗集系清同治丙寅(1866)至戊辰(1868)夏之间,作者与友人方子箴“更相酬唱”而成,“或有作而和焉,或有无意而就焉。”因诗稿曾存放于

  • 道德真经集解

    四卷。宋赵秉文(约1159-1228)撰。赵秉文,滏阳(今属河北磁县)人,兴定元年(1217)授侍读学士。后晋礼部尚书仍兼侍读学士。撰有《道德真经集解》。赵秉文认为道与德相须而不相离,因此不将《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