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文段注校三种

说文段注校三种

① 近代叶德辉(1864-1927)辑。德辉字焕彬,又字奂仿,号直山,又号渔水,别号郋园,湖南湘潭人。光绪间进士,授部主事。对经史、小学、碑版、摹印等均有研究,治学一宗许慎、郑玄,主要著作有《说文解字故训》、《六书古微》、《说文读若考》、《说文籀文考证》、《周礼郑注正字考》、《春秋三传人名异文考》、《隋书经籍志考证》等。此编所辑三家书是:《徐星伯(松)说文段注札记》(一卷),《龚定盦(自珍)说文段注札记》(一卷)、《桂未谷(馥)说文段注抄》(一卷)《补抄》(一卷)。三家书汇成一编之始末如次:湘潭诸生刘肇隅寄居何绍基之孙棠荪处,见其所藏《说文段注》为徐松故物,徐氏录龚自珍说于其上,间或以“松按”二字为别写出自己的见解,共有七十三事。刘肇隅便各录为一卷。此间长沙叶德辉从京师得桂馥读段注札记三册,遂被宗室盛昱(字伯熙)拿走一册,所余二册为段注上半部,共百五十事,亦由刘肇隅校录。尔后叶德辉便把三者辑为一编,刊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是为《观古堂所刊书》,民国八年(1919)重编新印,称为《观古堂汇刻书》,民国二十四年(1935)叶启倬又辑入《郋园先生全书》中,由长沙中国古书刊印社印行。参见《徐氏说文段注札记》、《龚氏说文段注杂记》、《说文段注案抄》。② 四卷。刘肇隅编。刘肇隅,生卒年不详,字廉生,湖南湘潭人。清末诸生。肇隅曾在道州何棠孙家任塾师。《徐松说文段注札记》一书,为刘肇隅从何棠孙家所获。除此之外,何堂孙曾亲自拿出家中私藏的龚自珍《说文段注礼记》一书给刘肇隅,书前有“大兴(今北京市)徐氏藏图籍”和“星伯校读”二大红色印章。可知此书为徐松家故物。徐氏将龚自珍的说解和自己的见解录于书页的书眉处,而将自己的见解用“松按”二字以示区别。在此书的识语中,徐氏简略地叙述了龚自珍师承外祖父段玉裁获取《说文解字》的精华,在校注《说文》时,又不囿于段氏之说,见解独到,因此将其说录于书中。据书中龚自珍的校释可知这些材料录自段玉裁的口授,有的与段注不同,有的对段注作了补充,也有的正段注之失。刘肇隅在执教之暇,对龚自珍《说文段注札记》逐条分析,加以疏通,又将书中凡有“松按”之条另外辑成《徐松说文段注札记》一书。长沙叶德辉为刘肇隅的老师,家中藏有桂馥《说文段注抄》以及《补抄》各一册,此书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之谬,并时有令人信服的见解。原书三册,其中一册为盛昱窃取,故只存二册。桂馥为段玉裁的挚友,他的《说文段注抄》开徐松、龚自珍二书的先河,是研究段注的成功之作。刘肇隅便将桂氏书与徐松的《说文段注札记》及龚自珍的《说文段注札记》一并刻之,名之曰:《说文段注校三种》。此书目录:《徐松说文段注札记》一卷、《龚自珍说文段注札记》一卷、《桂馥说文段注抄按》二卷。有清光绪间长沙叶氏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夏侯子新论

    一卷。晋夏侯湛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夏侯湛字孝若,谯国谯人,官至散骑常侍,其事迹见《晋书》本传。是书有的称《新论》,有的称《夏侯子》,《意林》云《新论》十卷。《隋书·经籍志》、《唐书·经籍志》

  • 光庵集

    二卷。明王宾撰。王宾,字仲光,号光庵,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生卒年不详。宾通经善医,七八岁入乡校,弱冠前既喜读先秦以来之圣经贤传、诸子百家、阴阳历数、山海图志、兵政刑律及稗官小说之书,博闻强记,问无

  • 十经斋文集

    四卷。清沈涛(生卒年不详)撰。沈涛原名尔政,字西雍,号匏庐,浙江嘉兴人,嘉庆举人,官道台,其人长于考订,兼嗜金石。文集无目录,一至二卷多考订文字,如《史记太初元年岁名辩》、《论语舞雩说》、《伏羲斗言考

  • 考声

    五卷。唐张戬撰,近人龙璋辑。《考声》即《考声切韵》,此书不见于新旧《唐志》,历来公私书目亦未见著录,明修《永乐大典》,于每韵每字之音,胪列见存小学之书略无遗漏,亦未载此书,则其书亡佚已久。惟《慧琳音义

  • 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

  • 墨池编

    六卷。北宋朱长文(生卒年不详)撰。朱长文,里贯不详。朱长文还著有《吴郡图经续记》、《续书断》等书。是编专门论述书学之源流而博采前人之论著。分字学、笔法、杂议、品藻、赞述、宝藏、碑刻、器用,共八门。其中

  • 孝经左契

    ① 一卷。题云缺名。是书文凡十条,其中“不孝敬,痹在喉,寿命凶”一条,“天序日月星辰以自光,人序孝弟忠信以自彰,务一德也”一条,“孝之瀰身也,犹春气之澹澹也”一条,《群书征引》未载。“天子孝,天龙负图

  • 弇州山人年谱

    一卷。清钱大昕(见《廿二史考异》)撰。该书记明朝王世贞事迹。王世贞为一代通儒,大至朝章掌故,下至词典书画,无不熟悉精详。此谱条理分明,考证精严,颇可征信。大昕共作五谱,即洪适、洪迈、陆游、王应麟、王世

  • 云溪友议

    三卷。唐范摅撰。生卒年不详。唐僖宗时吴(今江苏吴县)人,客居越地,自号五云溪(即若耶溪)人,故自命其书为《云溪友议》。此书载开元以后轶闻野史,共六十五条,其中尤以诗话居多,保存了不少诗歌史话,大都为孟

  • 大冶县志续编

    七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林佐修,陈鳌撰。林佐,顺天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原籍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西),官大冶同知。陈鳌,字冠洲,本县人,拔贡。林佐三任大冶,光绪八年(1882)奉修通志檄,观阅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