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诸真玄奥集成

诸真玄奥集成

九卷。明朱载(生平事迹均不详)编。宋元之间以倡仙佛同源而著名者,有石泰、薛氏、陈楠、葛长庚等。究其源,皆出于张伯端、萧廷之、赵友钦。其所言皆《悟真篇》之旨。朱载编此书,也提倡仙佛同源之说。此书又作《诸真元奥集成》,共收九卷:第一卷为宋张伯端《金丹四百字》,解此书者是黄自如。第二卷为石泰(石泰字得之,号杏林)《还原篇》。第三卷为薛氏(薛氏字道源,号紫贤,曾受诀于石泰)《还原复命篇》。第四卷为陈楠(陈楠号泥丸,曾受诀于薛氏)《翠虚篇》。第五卷为《金液还丹印证图》,其书序称龙眉子,不著名氏(据林净后序,龙眉子之师为翁葆光,即《悟真篇》注者)。第六卷为白玉蟾(白玉蟾即葛长庚,曾受诀于陈楠)《指玄篇》。第七卷为萧廷之(萧廷之号紫虚)《金丹大成集》。第八卷为赵友钦(赵友钦即赵缘督,曾作《革象新书》者)《仙佛同源》。第九卷为许逊(许逊即道家所谓旌阳真人)《石函记》上下篇。其中《仙佛同源》一篇,广证博引,谓仙佛皆有入室求丹之事;并录陈致虚《金丹大要》,其发明仙佛同源之义尤详。但其以为这是释氏《教外别传》所谓不立文字之旨,则不知是否相合。总观全书,尽收道教丹经之粹,倡仙佛同源之说,观点明确,对于后世学者研究道教南派经典,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惜传本较少。然而书中所引诸篇,如今多载于《道藏》而仍存。清《四库提要》据浙江巡抚采进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

猜你喜欢

  • 易经辑说

    五卷。清徐通久撰。徐通九号抱真。杭州人。道光间为陕西中部县知县。其易学素无师承,自学之余,著成此书。书中以朱熹的《周易本义》为主线,凡是本义所取篇目及图注全部移录,之后杂采程颐、邵雍、周敦颐之说,相互

  • 观化集

    一卷。明朱约佶(生卒年不详)撰。朱约佶,号云仙,又号弄丸山人,靖江王朱守谦之后裔,居于广西。撰有《观化集》一卷。书中所载之诗,都是论述内丹之旨。篇首有三图,也是内养之法。原序称朱约佶得僧古光之传,所以

  • 湖州府志前编

    十二卷。清程量纂修。程量,顺治初年任湖州府知府。《湖州府志》顺治六年(1649)刻本。全书十二卷。分为:卷一郡县沿革,目为分野、灾祥、城池、疆域。卷二里亩户口,目为风俗、物产。卷三赋税,赋役。卷四山川

  • 楚颂斋诗集

    八卷。清胡焯(1804-1852)撰。胡焯,字光伯。湖南武陵人。九岁能赋诗。十八岁补县学生员。道光五年(1825)为拔贡。曾八次应乡试,至十九年(1839)始中举。二十一年(1841)中进士,选庶吉士

  • 葵园四种

    三十九卷。清王先谦(已著录)撰。该书汇辑王先谦诗集、文集、书札及自撰年谱,有《王祭酒年谱》三卷、《虚受堂书札》二卷、《虚受堂诗存》十八卷、《虚受堂文集》十六卷。文集前有门人苏舆序,云“至自撰年谱,记其

  • 觉山史说

    二卷,明洪垣撰。洪垣生卒年代不详,字峻之,江西婺源人,觉山是他的号。洪垣是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受业于湛若水的门下,《明史·湛若水传》末称“湛氏门人最著者,永丰李怀、德安何迁、婺源洪垣、德安唐枢

  • 四书释地辨证

    二卷。清宋翔凤(详见《论语郑注》)撰。是书对阎若璩《释地》之说多所匡正。如“首阳”一条,“天覆地载”一条,“置邮”一条,“君陈”一条,所作辨证均极确当。该书有浮溪精舍本。

  • 正蒙集解

    九卷。清李文炤(详见《周易本义拾遗》)撰。该书解释张载的《正蒙》,粗具训释,无所发明。其《乾称》篇,因朱熹曾取《西铭》自为一书,故删除不载。此与陈澔注《礼记》删除《大学》、《中庸》相似,其解《参两》篇

  • 周官礼干氏注

    一卷。晋干宝撰,清马国翰辑佚。干氏注本与郑(玄)注本偶有相异之处,如“挟日”作“币日”,“有握”作“有幄”,“胸鸣”作“骨鸣”等,盖干氏参用贾(逵)马(融)之本,非全依郑本。此外,干氏还将《周礼》六十

  • 别释常谈

    三卷。撰人不详。《四库全书总目·杂家类存目》谓其书,引《中庸》冠以《礼记》,知为宋人所作。又谓称齐桓公为齐威公,知为南宋人所作。书中所征引书籍,如苏轼《东坡集》、苏辙《栾城集》、魏泰《临汉隐居诗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