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仪礼录

读仪礼录

一卷。清曾国藩(1811-1872)撰。国藩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县(今湖南省湘乡市)人。一生标榜程朱理学,善文章,有《曾文正公全集》。其传见于《清史稿》诸书。是书是曾国藩读《仪礼》笔记。自《士冠礼》抽上注,至《有司彻》于尸祝主人主妇,共有一百一十多条,十七篇都有所收录,间或有新义。如《士昏礼》姆加景注,大概如明衣,加之以为行道御尘,使衣鲜明,认为吾乡嫁女在舆著布青衣于上,或亦景之遗意,《隋书·礼仪志》写作“加憬”。如《乡射礼》,其中蛇交韦当,注直心背之衣,曰当。是书认为心背称为当,如同说前面后面。也有辨正者。如《燕礼》,君曰以我安,辨驳张尔岐说。安坐以留之,认为安就是留,不是安坐之外,还有所谓留。如《聘礼》,宾拜饩亦如之,注宾殊拜之,也辨驳张尔岐说。成拜讫又降拜,认为应当说,降拜讫,又成拜。都有自己见解。如《丧服》大夫公之昆弟,大夫之子,为其昆弟庶子姑姊妹女子子之殇。引《钦定义疏》,也有公族高勋世为大夫,嫡子年虽未冠,已经为大夫者。按:此解释非常确切。春秋时期,少年为大夫者很多,象晋赵武、栾盈,鲁叔孙婼之类,不可胜举,不能拿五十后爵之礼来进行例证。疏认为或许有盛德少年为大夫,这也是理想之词。春秋时期多世卿,父为卿死,其子之少年嗣其位者,即为卿,就是此经所说的大夫,怎么能都有盛德?总之,既然有世卿,就有少年之大夫,不细究诸儒不引用的原因,怎能认为非成周强盛时期之礼制。又同居则服齐衰期,异居则服齐衰三月,必尝同居,然后为异居。是书认为象范文正公,起初跟随母嫁朱氏,后来又归范氏,当文正在朱家时,称作同居,等回到范家以后,称作异居。假若其初未曾随从母亲到朱家,就并不能称他异居。是无服。按:曾氏此说,很有独特见解,而且计证恰当。缌麻章之贵臣贵妾,列举有专指大夫言之,有通指大夫以上至天子诸侯言之,有专指士言之,而断定为以指士者是正确的,这种说法却不恰当。大概此章之贵臣,就是斩衰章传所言之公卿大夫室老士贵臣,并非有二。天子贵公,诸侯贵卿,大夫贵室老,此马氏认为贵臣。假若认为专指士,则士之有臣无臣,还没有论定,怎能有贵臣,更何论贵妾。此节,古今诸儒,论说纷纷,有如聚讼,殊不知用注来解释经,何如用传来解释经。传中既然有公、卿、大夫、室老、士、贵臣之文,自然应当认为马融之说是正确的,不必以天子诸侯无臣妾之服为疑。春秋时期,天子诸侯并不十分尊贵。《论语》说,今拜乎上。又如下堂而见诸侯,卿佐之丧,国君亲临,都有证据。且《服问》有公为卿大夫锡衰以居之文,自然不能说无服。这是汉儒以后,过分尊君而导致的错误。曾氏素性谦谨,不敢是马氏,不能作为根据。此书有《曾文正集》本。

猜你喜欢

  • 广灵县补志

    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杨亦铭纂修。杨亦铭字鼎臣,河南商城人,出身优贡,光绪六年(1880)任广灵县知县。光绪六年,杨亦铭掌广灵,适奉檄修志。亦铭邀集众绅,商议补修之事。不久即设局,分派筹费,广询父老

  • 云巢编

    十卷。宋沈辽(1032-1085)撰。沈辽,字睿达,自号云巢,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辽乃沈遘之弟,与叔沈括并称“三沈”。熙宁初,为西院主簿。辽故受知王安石,安石当政,辽与之议论拂意,罢职。以太常寺

  • 起起穀梁废疾

    一卷。清廖平撰。该书是他所撰《穀梁春秋外编》中的一种。按:东汉今文经学家何休撰《穀梁废疾》,排斥《穀梁传》;古文经学家郑玄撰《起废疾》驳斥何休。廖平撰《起起废疾》,对何休、郑玄二人的观点加以折衷。他认

  • 凤阳新书

    八卷。明袁文新修,柯仲炯纂。袁文新,明凤阳县知县。柯仲炯,福建人。明洪武初,有临濠一邑,九年始析临之四乡,暨虹之一都为凤阳县,故以前仅有临淮志,凤阳无志。凤阳县志,始见于明成化间《中都志》,中都名为凤

  • 易牙遗意

    二卷。明韩奕撰。韩奕,字公望,号蒙斋,吴县(今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不详。韩氏幼年端重慎言,博学工诗,好游山玩水,继父业行医隐居,不愿做官。著作除《易牙遗意》外,还著有《韩山人集》。《易牙遗意》主要记载

  • 小桐庐诗草

    十卷。清袁景辂(1724-1767)撰。袁景辂,原名元辂、景曹,字质中,号朴村。江苏震泽(今属吴江)人。清乾隆年间诗人。弱冠补震泽县贡生。自少嗜书如命,喜购典籍,古今兼备。搜访乡里前辈诗人遗稿,编纂成

  • 周易郑氏注笺释

    十六卷。清末曹元弼撰。曹元弼字彦三,江苏吴县人。光绪进士,官至内阁中书。此书为诠释周易郑氏注而作。作者认为郑玄注乾坤时则举尧舜周公以明君臣之义,注离卦六二时,则举文王之子发旦,以明父子之道,此与易之本

  • 米芾志林

    十六卷。明范明泰撰。该书前十二卷与《米襄阳外纪》相同,只是书末附载的《襄阳遗集》一卷,为范明泰所辑,其实,该卷已录入《宝晋英光集》,但范明泰未见此书,故又重加搜辑。此外,书中有《海岳名言》、《宝章待访

  • 读左补义

    五十卷。清姜炳璋(详见《诗序补义》撰。作者认为,《春秋》并无自己独有的一定体例,而《左传》所谓的“例”皆史家旧文,其来源有五:西周旧典、东迁后列国相沿之例,鲁史自相传授之例、霸国改定之例、鲁君臣私定之

  • 百将传

    一百卷。宋张预撰、翟安道注。张预字公立,东光(今属河北)人。翟安道字居仁,安阳(今属河南)人。二人生卒年及仕履皆不详。其书采集历史上的名将一百人,远自周初的太公望,近至五代的刘鄩,一一为之作传,每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