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遂生集

遂生集

十二卷。清王晫(1636-?)撰。王晫字丹麓,号木庵、松溪子,浙江仁和(今浙江衢县)人。顺治间诸生,少时得喉疾,废弃举业,居家读书。康熙十七年诏求博学隐逸之士,京师人多推荐,王晫不应,杜门读书,喜爱诗文,所藏经史子集之书数万卷。王晫生平好宾客,多与士大夫、武林者纳交,犹喜刻书,曾刻有檀几丛书五十卷。他一生著述颇多,有《崇祯五十宰相传》一卷、《文苑异称》一卷、《峡流词》一卷、《西湖考》一卷、《今世说》八卷、《兵仗记》一卷、《龙经》一卷、《纪草堂·十六宜》、《石友赞》一卷、《课婢约》、《报谒例言》、《谄卦》、《霞举堂集》三十五卷等。《遂生集》是王晫的杂纂之作,此书前有自序,书中指出了善恶果报,捷于影响,无非欲使天下之人不失好生之意,天下之物得遂乐生之情,故以遂生为名。书中陈述因果,多参以神怪之说,如文昌化书之类,都据为实事。《四库全书总目》存目,传本少见。

猜你喜欢

  • 交城县志

    ①十八卷,首一卷。清洪璟纂修。洪璟字昆霞,安徽歙县人。出身拔贡,历任教习。康熙四十五年(1706)任交城知县。交县山多水少,人民瘠苦。自清初兵乱。以后,田地荒殖,民不聊生。洪璟为知县,颇能廉明仁爱,教

  • 诗经精义汇钞

    四卷。清陆锡璞撰。锡璞有《诗经精华汇钞》,见前。本书体例与《精华汇钞》相同,只一繁一简而已。卷首有锡璞自序,斥汉学为曼衍支离,与前书一样,不免门户之见。此书有道光三十八年(1838)刻本。

  • 毛诗复古录

    十卷。清吴懋清撰。懋清字澄观晚号回溪,广东吴川人。生卒年不详。嘉庆二五年(1810)举人,例援中书科中书衔。懋清著述甚多,此书为徐琪任广东学政时付梓,其自序曰:“犯三不韪欲订毛经,而补序补传,厥罪大矣

  • 蒯子

    一卷。汉蒯通(生卒年不详)撰。蒯通,范阳(今河南定兴县)人。本名彻,因与汉武帝同名,故史家追书为通。高祖称其为齐辩士,颜师古谓通本燕人,后游于齐,故云“齐辩士”。司马迁《史记·田儋传》赞曰:蒯通者,善

  • 杜诗详注

    二十五卷。《附编》二卷。清仇兆鳌撰。仇兆鳌,字沧柱,晚号知几子,浙江鄞县(今宁波)人。生卒年不详。康熙进士。官至吏部侍郎。是书乃康熙三十二年(1693)仇兆鳌为编修时所奏进。凡诗注二十三卷,杂文注二卷

  • 蓬窗日录

    八卷。明陈全之(生卒年不详)撰。陈全之字粹仲,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万历进士。此书共八卷,分世务、寰宇、诗谈、事纪四门,每门各二卷。其中世务一门,多有可采之处,对时事等多有议论。其寰宇一门,则多采

  • 中庸直指

    一卷。明史德清撰。是书无序例。诂义精确,多有胜于旧解的。其说修道之谓教,称上古之人性醇德全,无有一毫外慕,俱在大道化育之中,故不用教。及至中古,人心渐凿,知身可爱,性被物染。凡所作为不依性而依情。情则

  • 全芳备祖

    前集二十七卷,后集三十一卷。宋陈景沂(生卒年不详)撰。陈景沂号“江淮肥遁愚一子”。浙江天台人,仕履不详。书前有宝祐元年韩境所作的序。据序所言,此书于理宗时尝进于朝。但其事亦无从考据。本书汇集诸多有关花

  • 云仙杂记

    十卷。旧题唐冯贽撰。冯贽,不知何许人。此书《新唐志》、《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均不载。《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始载之,作《云仙散录》。《四库全书总目》考二者为一书。关于作者

  • 伤寒论集注 附本义

    《伤寒论集注》六卷,《本义》一卷。清张志聪(详见《素问集注灵枢集注》撰。张氏自称于仲景书致力最久,历经十二寒暑,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撰成此书。后又历经数年,虑有未尽之意,复聚同学及门人参正讲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