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要略方论

见《金匮要略》。

猜你喜欢

  • 六书分毫

    三卷。清李调元(1734-?)撰。调元字羹堂、赞庵、鹤洲,号雨村、墨庄、童山蠢翁,绵州(治今四川绵阳)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历任广东学政、直隶通永道。著作尚有《雨村曲话》、《制义科琐记》、

  • 重编琼台会稿

    二十四卷。明邱浚(1418-1495)撰。邱浚,字仲深,号琼台,别署赤玉峰道人,琼山(今属山东)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编修,迁学士,后加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卒谥文庄。著有

  • 史拾载补

    无卷数,明吴宏基撰。宏基字柏持,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史拾载补》选取《史记》八书及《儒林》、《循吏》、《游侠》、《酷吏》、《滑稽》、《日者》、《龟策》、《货殖》、《匈奴》、《西南夷》、《大宛》共

  • 伤寒金镜录

    一卷。元杜本(1276-1350)撰。杜本,字原父,号清碧(一说字伯原,号清虚),清江(今属江西省)人,元至正中曾为学士,后隐居武夷山。敖氏(名未传,不详何人)有辨舌十二法并舌苔图,杜本在此基础上再增

  • 丹渊集

    四十卷。拾遗二卷。年谱一卷。《附录》二卷。宋文同(1018-1079)撰。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先生,梓州梓潼(今四川梓潼县)人。北宋文学家、画家。皇祐元年(1049)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知洋州

  • 易经儿说

    四卷。明苏浚(详见《周易冥冥篇》条)撰。该书墨守朱子《本义》,不逾分寸。内容有“讲”,诠释文句;有“意”,推阐大旨;有“总论”,概括一卦之纲领;又有“旁法”,用一二语标题,然后解释。该书专为科举之学而

  • 拟易

    无卷数。明张武略撰。作者为何处人不详。此书自序谓其读易,深绎其义,不过是戒占者以退让谦下之道,明哲保身之机,此乃全书之大旨。因而作者所拟只有四卦:一曰退,二曰忍,三曰默,四曰恕,以退拟遁,以忍拟离,以

  • 大学衍义

    四十三卷。南宋真德秀(1178-1235)撰。真德秀字景元,后更为希元,学者称西山先生,建宁浦城(今属福建)人。从师于朱熹弟子詹体仁,自谓于朱学尝私淑而有得。庆元五年(1199)中进士,继试中博学宏词

  • 孝经翼

    一卷。明吕维祮撰。吕维祮字吉孺,河南新安(今河南新安)人。吕维祺之弟,曾任乐平知县。维祮撰《孝经翼》,意在支持其兄维祺的见解,所说义多精当贴切。如解释“身”与“道”时云“身,动物也,见异而迁,故曰立;

  • 中庸传

    一卷。宋晁说之(1059-1129)撰。说之字以道,一字伯以,自号景迂生,宋清丰(今山东巨野)人。北宋藏书家、学者。著有《儒言》、《晁氏客语》、《景迂生集》。是书后有以道自记,谓近世学者以为中庸为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