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铅山县志

铅山县志

①十五卷,清郑之侨纂修。郑之侨,字东里,广东潮阳人,乾隆二年(1737)进士,乾隆五年(1740)任铅山知县。《铅山县志》乾隆八年(1743)刻印。此志舆地志、建置志中,凡旧志讹误之处,皆予订正;户口、田赋,俱照《赋役全书》;土产载述,详实具体。惟旧志将诗文、杂作分载于山川名胜之下,本极得体,而此志反把所有诗文全部收入艺文志中,致与景物不相映衬,编排应不如旧志妥当。其选举志不知用表。其秩官志,于宋代知县,不载年代,仅列姓名,多至八十余人,又皆不言所据,其搜罗虽多,但真实程度却无法取信于后人。② 三十卷,首一卷,清张珽衍等修,华祝三等纂。张珽衍,字楚白,陕西咸阳人,监生出身,同治九年(1870)署任铅山知县。同治十年(1871)张珽衍奉檄续修县志,以翰林院编修、邑人华祝三为总纂,翰林院庶吉士饶佩勋辅佐,率诸邑贤分纂,稿未定,张珽衍他调,续由知县毓斌继承其志,历数月告竣。《铅山县志》同治十二年(1873)刻印。其总纲分为:地理志、建置志、食货志、学校志、武备志、职官志、选举志、人物志、艺文志、杂类志等十门。此志地理志有质疑数条,以前各志,讹谬相沿,重复遗漏,难资考证,此志遍历典籍,深入考据,加以订讹补缺,详注于各条之下,一目了然。其武备志武事目,自咸丰六年(1856)太平天国起义以后,逐年开列,颇为详备,惟无出典。

猜你喜欢

  • 见沧文集

    十五卷。明茅瓒(约1551年前后在世)撰。茅瓒,字见沧,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举进士第一。官至吏部左侍郎。著有《见沧定集》。是集为其门人赵应元所编,其子藉吉校刊。凡

  • 广中五先生诗选

    二卷。明陈暹(1405-1496)编。陈暹,字季昭,号云樵,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所谓“五先生”,有孙蕡、王佐、黄哲、李德、赵介。五人之中,孙、王、黄、李皆仕宦;赵则隐居不出,所谓《临清集》亦不甚流传

  • 两汉诏令

    二十三卷。其中《西汉诏令》十二卷,宋林虑编。《东汉诏令》十一卷,宋楼昉所续编。林虑字德祖,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曾为开封府掾。楼昉字飏叔,鄞县(今属浙江省)人,官至宗正寺主簿。北宋时林虑因西汉文类中记

  • 释草小记

    一卷。清程瑶田撰。程氏生平见“果蠃转语记”。是书专释草名,全书十四篇文章。每释一种草本植物,必据《尔雅》、《说文》、《本草纲目》、《群芳谱》等书,考辨异名,分析异同,探究源流,论定是非。所言尚颇取证于

  • 隆平纪事

    二卷。明史册撰。史册,字义维,江苏吴江(今江苏吴江)人。隆平为明代苏州府别称。是书上卷记张士诚事迹,下卷记张士诚起事时义社十八人,张士诚三兄弟及其它忠烈志士,以及他们为张吴政权浴血奋战之事。还记叙了吴

  • 乐府英华

    一卷。清顾有孝(1619-1689)编。顾有孝详见《江左三大家诗抄》条。此集为乐府诗选。前有作者自序,称自汉到唐乐府有数十家,而最有影响的如郭茂倩之《乐府诗集》、左克明之《乐府》、吴兢之《乐府题要解》

  • 古泉杂咏

    四卷。清叶德辉(1864-1927)撰。《隋志》曾载顾姮《钱谱》。《唐志》亦载封演以下诸家钱录,但均已散佚无存。流传至今者,只有宋洪迈《泉志》一书。洪氏于“异布品”,多只称上古而已,考据不详。而“神品

  • 大唐六典

    三十卷。即《唐六典》,日本近卫本、广池本均作此名,三秦出版社据广池本于1991年出版影印本。

  • 校缉古算经

    一卷,细草一卷,图解三卷,音义一卷。清陈杰(生卒年不详)撰。陈杰字静庵,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嘉庆末任钦天监博士,后官国子监算学助教,道光十九年(1839)因足疾退休回家。1815年著《缉古算经细草》

  • 拙存堂史括

    三卷。明冒起宗撰。冒起宗,如皋(今江苏如皋)人,崇祯时进士。授行人。选南考功。掌内计。当时很多人害怕他的为人公正。出为充西佥事。当时流寇据河南。冒起宗监河上军。故使贼寇不能渡河。后来备兵岭西。不久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