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镜光缘

镜光缘

清徐爔撰。徐爔,生卒年不详,字鼎和,号榆村,又号种缘子,江苏吴江人。清乾隆年间戏曲作家。祖父徐釚,康熙间举博学鸿词,以诗词著名于世。其父是著名的医学家兼戏曲理论家,虽长于医,然亦有文誉。所著《乐府传声》及《洄溪道情》曲皆为世传诵。徐爔虽继承其家学,通晓医理,然亦爱好词曲。著有杂剧十八种为:《游湖》、《述梦》、《醒镜》、《游梅遇仙》、《痴祝》、《虱谈》、《青楼记困》、《哭弟》、《湖山小隐》、《酬魂》、《祭牙》、《月下谈禅》、《问卜》、《悼花》、《原情》、《寿言》、《覆墓》、《入山》,题材皆取自生活中琐事,皆用自述之词形式,合称《写心杂剧》。此体乃承用廖燕撰《柴舟别集》创体。另著有传奇《镜光缘》,《镜光缘》一剧乃是作者为眷妓李秋蓉而作。共二卷十六出。此剧乃徐爔初次见到妓女李秋蓉时,秋蓉正对镜照时,徐爔云:“此镜中花”;秋蓉对云:“或是镜中缘”,故为此剧名。卷首载有作者自序及凡例,称“传奇十六出,比诸小传一篇。其登场另填三十三出,已付梨园矣”云云。因知徐爔所撰有二本,其三十三出付梨园演唱之作,已不传。今只存此本。又云:“此本原系案头剧,非登场剧也。”徐爔乃目为二体,使各别并行,此古今人词曲中绝无之例。此剧乃为浙江人潘某根据当时流传故事收集有关记载资料,据实录之而成的。剧中主人公为作者徐爔以余羲名自托。其称眷妓李秋蓉为尼静元之外甥女,以李秋蓉嫁与廖氏为妾,其廖家乃娼家,李秋蓉遂流落为妓。另有余集《秋蓉传》称尼鬻之于狭斜间,其李秋蓉矢志嫁给徐羲,为逃避入娼家,而避之于徐羲好友山阴人沈世雄家,沈妻将其收为义女,一同生活在塞下。徐爔后侍父入京,而李秋蓉此时已死。有清乾隆间梦生堂刊本。

猜你喜欢

  • 庆诞记

    二卷。清张邦伸(生卒年不详)撰。其子怀洵补注。邦伸字云谷,四川汉(今成都)人,官至河南固始知县。怀洵嘉庆举人,官至会理州学正。该书又名《稽古生辰录》,体例略似钱大昕《疑年录》,只记其生,不记其卒。凡帝

  • 江阴城守记

    二卷。清韩菼(1637-1704)撰。韩菼字元少,别字慕庐,江苏长州(今江苏苏州市)人。韩菼康熙时殿试第一,官至礼部尚书,著有《怀堂集》。《江阴城守记》记述顺治元年(1644)江阴士民闻令剃发,聚义抗

  • 丁野鹤诗钞

    十卷。清丁耀亢(1599-1671)撰 丁耀亢,字西生,号野鹤。诸城(今山东诸城)人。顺治中,由贡生官至惠安县知县。著有《续金瓶梅》、《丁野鹤诗钞》。是集凡十卷,分为五种。其中,《椒邱集》二卷,为其任

  • 会理州志

    十卷,清邓仁垣、杨昶修,王继曾、吴钟仑纂。邓仁垣,湖南武罔人,曾任会理州知州。杨昶,湖南元陵人,曾任会理州知州。王继曾,训导。吴钟仑,举人。会理州志创于雍正七年(1729),为知州罗国珠所修。乾隆六十

  •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见《李卫公问对》。

  • 类证普济本事方

    十卷。宋许叔微(1080-1150?)撰。许叔微,字知可,真州(今江苏仪征)人,登绍兴二年(1132)榜第六名进士,曾官杭州教官及翰林学士,医家称为许学士。许叔微幼年时连遭家祸,父母相继病故,所以成年

  • 经义莛撞

    四卷。近人易顺鼎(1858-1920)撰。顺鼎字仲实,号湘农,又号哭盦,湖南汉寿县人,光绪元年(1875)举人,官广西右江道、云南临安开广道、广东钦廉道等。顺鼎以诗名著海内,对经学亦有研究,此书刊行时

  • 蒙古源流

    八卷。明末萨囊彻辰(1604-?)撰。萨囊彻辰,成吉思汗后裔,亦称小彻辰萨囊,鄂尔多斯部(今内蒙古伊克昭盟)贵族。此书成于清康熙元年(1662),初为蒙文抄本,乾隆年间译为涩文。材料取自《红册》、《黄

  • 述古丛钞

    四集,三十种,一百四十九卷。清刘晚荣编。刘晚荣生平事迹不详。根据自序上记载,他少年时读书甚勤,中年后迫于生计,弃学经商,但仍不忘读书、藏书,后汇编所藏之书成四集,名曰《述古丛钞》,是取孔子“述而不作,

  • 周易补疏

    二卷。清焦循撰。焦氏精研易学,多所创见。其以王弼之学,虽尚空谈,而以六书通假来解经,尚未远于马郑诸家。此书系为订正孔颖达《周易正义》之舛漏。颇能补孔氏正义之失,有参考价值。其自序称“弼或可由一隙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