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长子县志

长子县志

①六卷。清郭守邦修,霍燝纂,徐竑廷增修,徐介增纂。郭守邦字金瓯,陕西西宁卫人,拔贡出身,康熙二十二年(1683)由两当县调任长子县任知县。在任六年,以老乞休。徐竑廷字起庵,江苏武进县人,出身监贡,康熙四十二年(1702)任长子县知县。徐介字翔念,江苏武进县人,竑之族弟。《长子县志》于明正德八年王希贤重修,其后知县崔尔进又续修。清顺治八年知县王毓恂又加修纂。康熙二十七年(1688)知县郭守邦重修,四十四年(1705)徐竑廷宰是邑,嘱其族弟徐介依郭志按类增之,删繁订误,遂成此志。《长子县志》康熙二十七年修,四十四年增修刻本。全书六卷,六类,五十七目,分为:卷一天文志:星野、灾祥;卷二地理志:疆域、山川、形势、城池、坊里、桥梁、户口、田赋、盐引、物产;卷三官师志;封建、名宦、职官、公署、学校、武备、铺驿、仓储、坛壝、庙祠、乡饮、乡约;卷四人物志:风俗、乡贤、荐辟、科目、贡监、孝义、贞烈、封荫、坊表;卷五备考志:古迹、寺观、陵墓、方伎、仙释、侨徙、传疑、辩讹;卷六艺文志:奏请、赋、文、疏、传、序、记、诗、词、碑碣目录、著述目录。此志义例尚称完备,资料宏丰,考证精严,为清康熙时方志之佳作。②十二卷,首一卷。清豫谦修,杨笃纂。豫谦,汉军镶黄旗人,翰林院功臣馆誊录。光绪元年(1875)任长子县知县。杨笃详见光绪《山西通志》。豫谦在其序中云:“其书自前明万历迄明嘉靖,凡七经纂辑,转相沿袭,惟务增多,为目逾六十,而诗文几居全书之半,准以古法,未见为合。”又云:“若夫纪表志传,本文家记事之法,非史官载笔之例,特其体不备,一代之典制人文,无以综据其全。”故自班固以来,莫能自易,本志稍为变通,采辑旧文。益以近学,区分类次,备述于篇。《长子县志》光绪八年(1882)刻本。此编所述,尚精审雅驯,然体例纯依《史记》、《汉书》,似觉有乖志乘义法,不可据为典则。其长处有一,艺文志中网罗搜集邑人的著述,并列有宦游人所著书目,宏富详备。

猜你喜欢

  • 开县志

    二十七卷首一卷,清朱肇奎修,陈昆纂。朱肇奎,曾任开县知县。陈昆,字友松,邑人,进士,曾任永清知县。《开县志》咸丰三年(1853)刻本,共二十七卷首一卷,卷首为凡例、纂修姓氏、图考。正文分为:卷一至卷十

  • 续茶经

    三卷。附录一卷。清陆廷灿撰。陆廷灿,字秩昭,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生卒年不详。曾任崇安县知县,候补主事。著有《续茶经》外,还有《南村随笔》、《艺斋志》。从唐代以来,茶品首推武夷,武夷山即在崇安境内

  • 乐府广序

    三十卷。清朱嘉徵编。嘉徵字岷左,别号止溪圃人,海宁(今浙江杭州)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入清后官徽州推官。有《止溪诗文集》、《乐府广序》。本书为乐府诗总集,共三十卷。集中远取汉魏乐府及诗分为

  • 瓠尊山人诗集

    十七卷。清夏熙臣(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夏熙臣,字无易。湖北孝感人。官安陆府教授。初著有《巢云阁诗》十五卷,后增以新作,重编成本集。其诗才情富赡,又和阮籍《咏怀》,并拟李东阳《乐府》,作品连篇累幅

  • 攻渝诸小将传

    一卷,附望云楼稿一卷。明徐如珂编撰。天启年间,明朝国力尽付辽东战事,国内空虚,流寇四起。天启元年(1621),如珂备兵川东,正值土司奢崇明父子作乱,遂派秦良玉等率兵镇压。该书即为如珂、良玉等人所作传记

  • 论语说

    ① 二卷。清桑调元撰。桑调元字弢甫,钱塘(今属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官至工部主事。此书分上下二卷,每卷又分五个子卷,计500条。该书主旨在于阐发《四书章句集注》未尽之义

  • 钦定剿平三省邪匪方略

    卷首九卷。正编三百五十二卷、续编三十六卷、附编十二卷。清桂庆等奉敕撰。卷首有清仁宗序、庆桂等恭进剿平三省邪匪方略表文,此外有清高宗御制诗三卷、仁宗御制诗六卷。是书汇集自嘉庆元年至嘉庆十四年有关镇压三省

  • 荆门直隶州志

    ①三十六卷,清王树勋修,廖士琳纂。王树勋,江苏江都人,监生,官荆门直隶州知州。廖士琳,湖北汉阳人,嘉庆三年(1798)副榜。荆门,故隶安陆府,乾隆五十六年(1791)改直隶州。州志自乾隆十九年(175

  • 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

    十卷。宋章安(生卒年不详)撰。章安,南宋时人,曾任登仕郎,撰有《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十卷。宋徽宗赵佶,曾作《御解道德真经》解《道德经》,章安撰此书的要旨是阐释宋徽宗之解。此书卷首有章安自序。其序称《道

  • 主制群征

    二卷。德意志汤若望(?-1666)撰。汤若望字道未,耶稣会士,生于科隆。1622年与金尼阁神甫来中国,先在北京学汉语,后到西安传教。1630年被召回北京,同意大利耶稣会士罗雅谷绘治天文历法,编成《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