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阳四先生集
四卷。明刘兑编。刘兑始末未详。其编此书乃官富平(今陕西富平)知县之时。所录为张紞、李宗枢、杨爵、孙丕扬四人诗文。张紞有《云南机务钞》,杨爵有《周易辨录》,孙丕扬有《论学篇》。李宗枢,字子西,号石叠,嘉靖二年(1523)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四人皆富平人。富平乃古频阳之地,故人称为频阳四先生。是集之编在万历十二年(1584),其时丕扬方以右副都御史家居。兑以丕扬所作为四家之一,故一并入之。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四卷。明刘兑编。刘兑始末未详。其编此书乃官富平(今陕西富平)知县之时。所录为张紞、李宗枢、杨爵、孙丕扬四人诗文。张紞有《云南机务钞》,杨爵有《周易辨录》,孙丕扬有《论学篇》。李宗枢,字子西,号石叠,嘉靖二年(1523)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四人皆富平人。富平乃古频阳之地,故人称为频阳四先生。是集之编在万历十二年(1584),其时丕扬方以右副都御史家居。兑以丕扬所作为四家之一,故一并入之。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六卷。《诗钞》七卷。清李邺嗣(1622-1680)撰。李邺嗣,原名文允,字杲堂(一字邺嗣),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顺治诸生,年十二、三能诗,有秀句。后受父亲牵连,下狱。自此绝意人世,借诗酒,以寄情
十二卷。《札记》一卷。《年谱》一卷。清戴震(1723-1777)撰。戴震字东原,安徽休宁人。思想家、学者。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曾师事婺源江永。乾隆三十八年(1773)奉诏任《四库全书》纂修官
二卷。清张廷济撰。张廷济(1768-1848),字叔未,嘉兴(今属浙江省)人。嘉庆三年(1798)解元。除本书外,还有《清仪阁金石题跋》等著作。此书二卷,系张廷济所藏之拓本。生前未成书。拓本后归四会(
一卷。作者不详。《千顷堂书目》将是书列在朱统《牡丹史》之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编撰者怀疑是书也出自朱氏之手,但没有确凿证据。朱氏的生平事迹也不可考。记载亳地的牡丹,从薛蕙开始,记载亳地牡丹的历史从薛
四卷。清李富孙撰。李富孙(1764-1843),字芗沚,浙江嘉兴人。嘉庆拔贡。学有本源,与伯兄超孙、从弟遇孙有“后三学”之称。经史、诗文等无不研究。本书的体例仿明代王行的《墓铭举例》,但他欲溯墓铭之原
十二卷。清团维墉撰。维墉字雉高,号椒灯,又号蕉墩,仪征(今江苏仪征)人。该书是作者研究《春秋》之作,辑录前人之说,进行折衷,不专主一家之言。该书有清嘉庆壬申(1812)刊本。
八十卷。清汪启淑辑。汪启淑,生卒年不详,字葊,安徽歙县人。此书有乾隆三十八年(1773)飞鸿堂刊本。书前有沈初、倪承宽所作序言,汪启淑自己写有凡例。书内共分十类。一:节妇、二:贞女、三:才媛、四:姬侍
四卷。不著刻者姓名。此刻帖俱摘取于《三希堂帖》,其中有苏轼书一卷,米芾书一卷,颜鲁公及鲜于困学书一卷,宋仲珩、姜立纲、沈石田、王文成、文衡山等书共一卷。该帖刻以木版,拓以淡墨,字迹丰美,神采奕奕,只是
一卷。清庄绶甲撰。庄绶甲(1774-1828)字卿珊,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县)人。诸生,少从叔父受业,传祖父存与之学。尚著《周官礼郑氏注笺》十卷、《尚书考异》三卷等。《释书名》释文字称谓,凡“文、字、
一卷。清李图(生卒年未详。)撰。李图字少白,山东掖县人。嘉庆孝廉,以保荐签发直隶知县。图雅擅篇什,此仅其文集之刊成者。图肆力于古,学养充然自得。集中计有传、论、辩、议、序、碑记、寿序、墓志铭,都凡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