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黄楼集

黄楼集

二卷。明鲁点编,胡廷宴补。鲁点生平籍里见《齐云山志》条;胡廷宴,漳州(今福建龙海县)人,生平不详。是集录苏轼等诗文。据史载:“宋熙宁十年,苏轼守徐州,值河决澶渊,南溢于泗,城几没。轼捍御百方,城以无恙。乃取土尅水之义,即城东为楼,垩以黄土,名曰“黄楼”。其弟辙及秦观皆为之赋,陈师道为之铭,轼亦有《九日黄楼》、《黄楼观月》诸诗,遂为古迹。”鲁点官徐州,因裒轼诗文作于徐州,辑为一集。题曰《黄楼集》。实非为黄楼之作。是书最早传本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刻本,另有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廷宴补刻本(世称帕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游桃花源记

    一卷。清李澄中撰。李澄中,字渭清,号渔村,诸城人。康熙时举鸿博,授检讨,著有《卧象山房集》、《滇程日记》等书。此记康熙二十九年(1690)秋,云南典试后,回道桃源,游之所作。桃源山在桃川宫东,距常郡不

  • 席氏读说文记

    十五卷。清席世昌(生卒年不详)撰。世昌字子侃,常熟(今属江苏)人。关于此书的成书经过,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载:“子侃得惠校《说文》本(即《读说文记》)而善之,欲推广其义例,作《说文疏证》,草创未就

  • 诗经小学

    四卷。清段玉裁(详见《所订毛诗故训传》)撰。是书精善处悉经陈奂采入所著《诗毛氏传疏》中,但亦有未达者。如谓“螓首蛾眉”,《毛传》脱“蛾眉,好貌”四字,则臧庸《拜经楼日记》已议其非。又谓“陟岵”,岵有阳

  • 诗经衷要

    十二卷。清李式谷撰。式谷字海匏,仁和(今浙江余杭县)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深于经部之学,著有《易经衷要》、《书经衷要》、《春秋衷要》、《礼记衷要》及本书,合称《五经衷要》。本书前有道光十年(1830)

  • 高等国文法

    杨树达(1885-1956)撰。树达字遇夫,号积微,湖南长沙市人。1897年考入时务学堂。1905年赴日本留学,辛亥革命后回国,任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国文教员。而后历任北京高等师范、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教授

  • 古今画品

    见《古画品录》。

  • 三易注略

    四卷。清刘一明撰。一明系道士,号悟玄子、素朴散人,中年慕道,游学于三秦,自称其居“自在窝”。其易学传自龛谷。据自序,其书有图有注,注分羲易、文易、孔易三部。今存本仅有上经二卷、下经两卷,各载卦爻辞解注

  • 东山草堂迩言

    六卷。清邱嘉穗(生卒年不详)撰。邱嘉穗,字实亭,上杭(今福建省上杭县)人。康熙举人,官归善知县。著有《考定石经大学经传解》、《陶诗笺》、《东山草堂文集》等。《东山草堂迩言》是邱嘉穗的一部杂说之作。此书

  • 海门诗钞

    ① 十三卷。清李符清(1751-?)撰。李符清,字仲节,号载园。广东合浦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举人。官开州知州。此集编年而不分体。首为翁方纲、法式善、洪亮吉、张问陶、赵希璜、宋湘、冯敏昌诸人题辞

  • 内务府堂续纂现行则例

    四卷。清奎俊等奉敕修。奎俊,满洲正白旗监生,官至山西、江苏巡抚、四川总督、吏部尚书。以光绪三十二年(1906)九月二十一日授总管内务府大臣佩带印钥而列衔是书之首。是书第一卷为建置衙门、添裁员役、堂司三